1 / 11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docx

上传人:baibai 2022/3/7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范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小组嬉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清楚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拟单调的推理学问变成生气勃勃,很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缺乏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实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展推理表达。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练习说的实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实力。
  【相关文章】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内容摘要】:在学生初步相识了分数的根底上,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相识上升到理性相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设计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思路独特新奇,结合学生的实际经历和已有学问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时机,从四周熟识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突破模式 结合实际 感受理解 运用数学 解决问题
  【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 单位1的理解。
  师:假如教师叫同学们用不同的事物表示 ,我想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这样吧,教师请大家小组合作,用教师供应给你的圆片、毛线,4个小女孩的图片、12根小棒表示出 。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察指导。反应。师:谁情愿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 的。 生:把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再对折,每份用分数表示 。
  师:你为什么要对折再对折?
  生:平均分。










  师:还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吗?
  生:将绳子剪成4段,每段是 。生赶忙补充:将绳子剪成一样长的4段,每段是 。
  师:你们觉得他补充的对吗?他为什么要补充?
  生:他前面没有平均分。
  生:我把4个女同学中的其中的一个圈起来,它也表示 。
  生:我用4根火柴棒,把它们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
  生:我用8根火柴棒,也平均分成4份,每份2根也是 。
  生:我用12根火柴棒,每份3根也是 。
  师:请大家想想,在表示 的过程中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或不同的地方? 生:都是平均分。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生:分的对象不同。
  生:有的分的是一个图片、一个的物体,有的是好多个物体组成的。 师:一个图片、一个物体,平均分后表示其中的几份可以写成分数,那么像4个女同学中的一个,8根火柴棒中的2根等这些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为什么也要用 来表示?
  (1)师:要不四人小组探讨一下怎么样?
  (2)反应:
  生:把好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生:一个女同学,2根火柴棒都表示是整体的 。
  师:我们把这些都看成一个整体,那请你视察一下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整体吗?










  生:我们的班的全班同学。
  生:教室里的全部教师。
  生:教室里的6盏日光灯。
  师:像这些整体或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 师:你觉得这个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
  生:它可以表示好多的物体。
  生:它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师:这样的话要把这个1与自然数的1要区分,你们觉得我们最好怎么处理?
  生:给它加个引号。
  【案例反思】: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课也听了不少,自己以前也讲过。但是,如何表达观念更新,根底要实,思维要活,我觉的这次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有几点比拟深的感受:
  1、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