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降尿酸药物的新认识
精选ppt
内容
高尿酸血症治疗目标及意义
1
山东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
2
3
降尿酸药物的分类及药物特点
4
,95% CI –,P=)
(2)女性增加420%(HR ,95% CI –, P=)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1) 26: 2558–2566
Q5组(392-480μmol/L)
Q1-4组
精选ppt
HUA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2449例不同尿酸水平参试者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血尿酸是急慢性肾衰发生的强有力预测因素。SUA每升高60μmol/L,发生急性肾衰的风险增加74%(95% CI 33–127%)。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11) 26: 2558–2566
Q5组(392-480μmol/L)
Q1-4组
精选ppt
内容
高尿酸血症治疗目标及意义
1
山东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
2
3
降尿酸药物的分类及药物特点
4
非布司他的特点及临床研究
5
5
总结
精选ppt
降尿酸药物
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嘌呤类:别嘌醇、羟基别嘌醇
非嘌呤类:非布索坦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促尿酸肾脏排泄药:苯溴马隆(立加利仙)
新型促尿酸排泄药:URAT1抑制剂
促进尿酸分解的药物——尿酸氧化酶
降尿酸药物种类
精选ppt
HUA的饮食治疗
荟萃分析显示,严格饮食治疗大约可以使血尿酸降低70~90μmol/L。
2. 严格的饮食控制难以长期坚持。
Opin Rheumatol, 2011, 23: 192-202;
2. N Engl J Med, 2004, 350: 1093-1103
饮食治疗是降尿酸的基础治疗,但难以使尿酸长期达标。
精选ppt
降尿酸药物的选择
比较
别嘌醇
立加利仙
作用机制
抑制黄嘌呤氧化酶,
减少尿酸生成
减少尿酸在肾小管重吸收,促进尿酸在肾小管排泌
价格
低廉
较高
对肾脏的毒性
较轻,可用于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有一定肾毒性;
不适合尿路结石的患者
国外使用情况
首选的降尿酸药
欧美国家禁止使用
皮肤不良反应
黄种人中出现严重皮疹,
病死率高
较少出现皮肤不良反应
中国使用情况
“望而生畏”、“初生牛犊”、“无知而无畏”
首选药物
精选ppt
别嘌醇(Allopurinol)具有嘌呤的结构,是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抑制剂
于1966年获得美国FDA批准,是过去40多年中最为广泛使用的降尿酸药物
相关研究获得198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别嘌呤醇
精选ppt
价格低廉,历史长
从“源头”控制尿酸
可用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在西方,长期作为首选药物
别嘌醇的特殊地位
精选ppt
别嘌呤醇——作用机制
结构和嘌呤类似——非选择性抑制酶活性
→ 影响其他嘌呤及嘧啶代谢。
→ 导致不良反应较多,毒副作用比较大
只抑制还原型的黄嘌呤氧化酶(XO)
→ 需重复大剂量给药维持较高的药物水平
→ 导致药物蓄积, 从而产生药物毒性。
别嘌呤醇
SCHLESINGER N. Drugs, 2004, 64(21):2399-2416
起始剂量≤100mg/d,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起始剂量≤ 50mg/d
每周可递增50~100mg,一日最大量≤ 600mg
- Ccr<60ml/min,推荐剂量为50mg-100mg/d
- Ccr<15ml/min, 禁用
用法
精选ppt
欧洲:剂量>100mg,<=300mg, 60-72%
仍有33% SUA>360umol/L
61%有一次以上发作
11%有三次以上发作
32%有痛风石
60%有关节肿胀
消化道不良反应
轻重不一的别嘌醇相关的药疹
别嘌醇—双刃剑
精选ppt
轻者
固定性红斑型
麻疹样红斑型
荨麻疹型
玫瑰糠疹型
别嘌醇引起的皮疹
精选ppt
重者
重症多形红斑型(SJS)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
(TEN)
剥脱性皮炎型
别嘌醇引起的皮疹
精选ppt
中国痛风人群HLA-B*5801突变阳性率
应用PCR测序分型法(sequencing-based typing,PCR-SBT)对中国北方汉族560名痛风患者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