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王春林:一个义勇军战士的传奇人生一王春林先生原名王福林,1917年出生在吉林省依兰县后刁翎村。“九?一八”事件后,东北军撤进关内,日军长驱直入侵占东北。各地民众自发起来反抗,汤原、绥滨、萝北等地出现了30多个抗日队伍,由于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战,且缺少装备,均被日军打散。日本人占领汤原县城,老百姓就没过一天安稳日子。一次王春林进城时,亲眼目睹一个驼背老人因没来得及给两个日本兵让路,被他们拳打脚踢,惨不忍睹。他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位老人说的话,“中国人呐,谁叫我们是亡国奴!”从那时起,他就坚定了抗日的决心。王春林家搬到山外的曲家窝棚落脚,他在县城打零工,又到大眼沟跟苏把头拉木头。游击队在大眼沟一带活动时,戴鸿宾队长曾到过他们家,动员他参加游击队,王春林说,“现在两手空空去不好,等我为抗日做出些事情了再去。”戴鸿宾队长当时有些纳闷,但也没有勉强他,带着队伍离开了。1935年11月下旬,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和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军长李延禄各率一个团与汤原游击总队会师,在勃利县召开会议,根据中共北满省委指示,以汤原游击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游击队员们听到这个消息精神大震。随后的一个月里,汤原游击2总队与敌人展开浴血奋战,经过宝宝山、黑金河、亮子河等战役,冲破了日军的大举讨伐。1936年1月,第六军正式组建,夏云杰任军长,下辖四个团。戴鸿滨为第二团团长,他率领一百多人在大眼沟一带活动。一次,王春林去曲家窝棚送柴时打听到游击队在西南40里一带,他一路赶过来被哨兵拦住,王春林说,“我认识戴鸿宾。”哨兵一听他认识戴团长,就带着他来到团部。戴团长见到王春林很吃惊,嗬,转眼一年多,这小伙子又壮实了。王春林见到戴团长,憨憨地说,“我要参加游击队抗日。”戴团长非常高兴,他以前就喜欢这个小伙子,于是愉快地同意了。王春林迟疑了一下说,“不过,我有个条件,不知道你们信不信我。”戴团长说,“你说说看,啥条件?”王春林看着戴团长,认真地说,“我在县城做工的时候知道现在守卫队缺人,这是个机会,我可以托人到那里当警兵,这样就可以打进敌人内部去。”接着,他把内应外合的计划跟戴团长一一说了,并且说自己的父母可以做联系人。戴鸿宾团长惊讶地看着王春林,这小伙子,年龄不满20岁,听他一番话,想法成熟,胆大心细。戴团长看着王春林,不由自主地点点头,“好!”并且叮嘱他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保护自己。王春林回家跟父亲说了自己的事情。没想到父亲听了,不但没有反对,还很赞成。王春林以打零工为由再次去了县城,他去警察署问过,说只要找到保人就可以当警兵。他知道自己干的是危险的事情,肯定会连累家人。可是,3在城里上哪儿找保人?他只好一边做小工赚钱一边想办法。后来,他到一个地主家做活,这地主居然是警察大队队长曲国禄的叔叔,王春林心里一动。这曲老头儿为人倒也不坏,王春林干了十几天活,他给了五元钱,王春林没要,老头儿很高兴,王春林就跟他说了自己想当警兵的事,曲老头同意给他作保。这样,王春林开始在守卫队当伪警兵,也开始了在敌人内部的潜伏工作。二慢慢地,王春林熟悉了守卫队的情况,守卫队共有40多人,矮胖子队长叫宋连奎,为人狡诈。大个子警长叫杨成森,外号“杨雄”,是土匪出身,是方县长的干儿子。一天,王春林在街上遇到了一个邻居,就托他给母亲带了话要她来守卫队找他。过了两天,母亲带着他弟弟青山来了。王春林握着母亲的手说,“这事需要牢靠的人,我已经跟戴团长说好了,往后就由你和我爹传递消息,你怕不怕?”母亲自豪地说,“那还有啥怕的,我们一起干。”王春林慎重地对母亲说,“妈,回去后就告诉戴团长,我这边已经顺利当上伪警兵,可以工作了。”母亲点点头,带着青山离去,并将消息告诉了戴团长。这是王春林打入敌人内部送出去的第一份情报,对于他,对于抗联,都是非常重要的。4这段时间,王春林注意观察了县公署,对大院里的情况基本掌握。随后,他利用各种机会摸清了县城的城防及鬼子的分布情况。摸清了这些情况,王春林心里暗暗高兴,只待母亲前来,他要将这些情报送出去。母亲带来了戴团长的指示,要求他不要盲动,尽力发展几个自己的人。王春林想,戴团长说得对,多几个帮手,大家一起干,里应外合才更有把握。王春林在守卫队这些日子,戴团长的队伍在山上打了大胜仗。3月19日,戴鸿宾团长率领二团百余名战士一举摧毁了盘踞在老钱柜的汤原县森林警察大队队部。4月初,夏云杰军长率领300余人一举攻下鹤岗。鹤岗大捷惊动了鬼子,加强了防备。王春林得知队伍打了胜仗的消息,非常高兴,心想,自己也应该做些事情了。他注意到班长李新善性格耿直,经常表现出对日本人的不满情绪。一次扫荡时,发现他的枪对着天空打,王春林心里一动,他应该是合适人选。经过一番交流,他的大胆和真诚得到了李新善的信任,他成了王春林发展到的第一个战友。后来,他又发展了同在二班的唐才和曲秀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