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3
文档名称:

腹部-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8,301KB   页数:1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腹部-ppt课件.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3/7 文件大小:17.8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腹部-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腹部-ppt课件
内 容
腹前外侧壁
结肠上、下区
概述
概述
一、境界
二、分区
三、表面解剖
一、境界
上:胸廓下口
下:耻骨联合
耻骨棘/结节
结节
反转韧带:外侧脚发出部分纤维经精索和内侧脚的后面
腔隙(陷窝)韧带:腹股沟韧带内侧端部分纤维向
后下方转折增厚形成。
耻骨梳韧带:腔隙韧带外侧延伸附于耻骨梳部分。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腱膜
皮下环
腔隙韧带、耻骨梳韧带
髋臼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Cooper韧带)

腹内斜肌
起于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
沟韧带外2/3,腹内斜肌腱膜向内
侧分为前后两层并包裹腹直肌,
止于腹白线。
腹内斜肌腱膜下内侧部与腹横肌腱膜形成联
合腱,止于耻骨,又称腹股沟镰。
男性腹内斜肌最下部的肌束与腹横肌最下部的肌
束一起随精索出腹股沟管浅环进入阴囊,包绕精索
和睾丸而成为提睾肌。

腹横肌
起于第7-12肋内面、胸腰
筋膜、髂嵴、腹股沟韧带外
1/3,止于白线。
腹横肌的最下部肌束
及其腱膜下内侧部分,分
别参与提睾肌和联合腱的
构成。
腹肌前外侧群
与腹内斜肌、腹横肌有关的结构
肌学--躯干肌
弓状游离缘
联合腱
提睾肌
腹横肌深面的层次:
腹横筋膜
腹膜外筋膜
①腹横筋膜
②腹膜外筋膜
③腹膜壁层
贴于腹横肌深面,在腹股沟管深环处呈漏斗状突出,延续为精索内筋膜。
①腹横筋膜
为一疏松结缔组织层,在腹股沟区此层含脂肪较多。输精管、腹壁下动脉等均行于此层内。
②腹膜外筋膜
(腹膜外脂肪)
③腹膜壁层
腹前壁最内层
腹前壁下部的腹膜皱襞及隐窝
腹膜皱襞:
脐正中襞
5条 脐内侧襞
脐外侧襞
(腹壁下动脉襞)
膀胱上窝
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内侧窝
腹膜隐窝:
在腹股沟韧带上,
脐外侧襞内外侧。
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外侧窝
腹股沟三角
腹壁下动脉:
是髂外动脉经
过腹股沟韧带深面
时发出的分支。
走行于腹横筋膜
和壁腹膜之间,经深环内侧穿腹横筋膜,
在弓状线处进入腹直肌鞘。
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
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点与脐的连线。故腹膜腔穿刺应在此线的外上方,以免损伤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三角
(Hessebach 三角、直疝三角)
边界:
腹壁下动脉
腹直肌外侧缘
腹股沟韧带内侧半
临床意义:
腹腔脏器经此三角(腹壁下动脉内侧)突出为腹股沟直疝。
三、腹股沟区
边界:
下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腹直肌外侧缘
上界:通过髂前上
棘的水平线
★腹股沟区特点
●腱膜移行为浅环
●腹内斜肌、腹横肌
下缘未达腹股沟韧带内侧
●腹股沟管为解剖结构的
潜在裂隙。

位置: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长约4~5cm。
通过腹股沟管的内容:
精索(男)
子宫圆韧带(女)
精索
腹环
皮下环
精索
腹膜
腹横筋膜
腹外斜肌
输精管
膀胱
腹 股 沟 管inguinal canal
组成:四壁和两口
四壁:前壁
后壁
上壁
下壁
两口:浅环和深环
穿经结构
皮下环
(浅环)
腹环
(深环)
腹股沟管有二口:
腹股沟管有四壁
前壁:
腹内斜肌
起始部
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
腹股沟镰
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腹股沟韧带
下壁:

凡器官或结构从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裂口或薄弱区脱出者,称为疝。
自腹股沟韧带上方脱出者,称为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又分为:
斜 疝
直 疝
以腹壁下动脉为标志。
脏器经腹壁下动脉的外侧(深环)突出者为斜疝。脏器经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腹股沟三角)突出者为直疝。
斜疝,脏器包在精索的3层被膜内。
直疝,疝囊在精索被膜之外。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腹壁下A.
腹横肌
腹横筋膜
腹股沟管
腹环
联合腱
精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