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论《伤逝》的虚空.doc

格式:doc   大小:10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伤逝》的虚空.doc

上传人:dfjmvg964 2016/11/2 文件大小:1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伤逝》的虚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论《伤逝》的虚空摘 要:《伤逝》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虚空”,并且多次提到“寂静和空虚”,造成这种“寂静和空虚”的原因是虚空的启蒙和虚空的自由。这种虚空的启蒙与自由是造成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悲剧。关键词:虚空;启蒙;自由;爱情作者简介:周苗苗(1989-),女,安徽阜阳人,扬州大学文学院,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02《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内容就是:一对勇于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短暂的“成功”之后最终还是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在一个残酷的大环境中,个人的努力和反抗的是无济于事的;主观原因是,涓生和子君对于启蒙和自由的虚空模仿。涓生和子君的翅膀已经被麻痹了,已经没有了奋飞的力量了,但是仍然不自知地不断挣扎,正如他们所谓的反抗和追求是虚空的、徒劳的。本文主要分析造成涓生和子君悲剧的主观原因,即虚空的启蒙和虚空的自由。2一、虚空的启蒙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中国,一些进步青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启蒙运动。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自由和爱情吸引了很多的青年人。他们甚至开始对没有爱情的婚姻表现出了极大的不满。正如涓生和子君一样开始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与生活。启蒙的目的是要人们用理性的反思的思维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要敢于反对权威、挑战权威。这需要的是一种对启蒙的深入的而不是概念化的理解,更不是简单的模仿。在《伤逝》中,涓生一直作为子君的老师而存在,然而这个老师似乎只是高谈阔论型的,而非行动的坚定执行者――由于担心子君,准备去看她,但是当他想到子君的胞叔曾经骂过自己的时候又退缩了;“默默地相视片刻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然而子君只是好奇地听着。涓生虽然满口的新思想,但是他骨子里是虚空的。他爱子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特别是当子君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时,涓生感到从未有过的狂喜,他似乎看到了“在不远的将来”有“辉煌的曙色”。涓生所希望的是通过自己对子君的教育,而让子君比自己更强大,从而拯救自己,把自己从这种虚空的启蒙中拯救出来。又如,涓生在对子君表达自己热烈的爱时,竟把自己认真准备的措辞都没用上,而是采用了电影上的方法――“含泪握着她的手,一条腿跪了下去……”,这是西方的一种求爱方式,涓生对于启蒙的模仿正如他对西3方求爱方式的模仿。他在求爱之前并没有对单膝跪地这种求爱方式做准备,也许并不理解这种方式,但是他这样做了。涓生在对子君进行启蒙试教育时并没有十足的底气。他跟子君谈反抗,谈自由,但是当他在和子君找房子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时却感到了“瑟缩”,他也只有“即刻提起”他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可见,涓生并没有一个大无畏的勇于反抗的心,他之所以“即刻提起”“骄傲与反抗”是因为面对这些异样的眼光,子君却表现出来大无畏的精神,逼得他不得不假装坚强。对于被启蒙者子君来说,她所接受的只是概念化的一些东西。她并没有反思的理性去思考涓生所教给她的,不顾众人的讥讽和轻蔑和涓生同居只不过是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