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授
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原理、方法与技巧
1
03/08/2022
什么是教育?
2
03/08/2022
案例回溯——
3
03/08/2022
(同班主任老师的谈话)
师:你坐吧!今天principle)进行整合,即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个体接到有关信息后对其进行单独加工,然后将其平均起来形成一种总体印象。
个体在平均各种信息前,中心特质给了更多的权重。
对印象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的特质被称为“中心特质”。
14
03/08/2022
关于个体好恶评价的研究
奥斯古德(Osgood,1957)的研究表明,个体一旦把某人放在喜欢或不喜欢的范围内,对这个人的其他认知就会归入相应的范围。
罗森伯格(Rosenberg,1968)发现人们往往从社会特征和智慧特征两方面评价他人。
汉密顿(Hamiltion,1974)的研究发现,社交属性的品质一般会影响个体的被喜好程度,智力属性的品质一般会影响个体受尊重的程度。
15
03/08/2022
“我的耳朵很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
——《北京晚报》的一封信
案例:一位语文老师在开学初的自我介绍
16
03/08/2022
好恶评价的社会和智力品质
评 价
社交的品质
智力的品质
好 的 评 价
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有幽默感的
科学的、坚决的、熟练的、聪明的、不懈的
不 好 的 评 价
不幸福的、自负的、易怒的、另人厌烦的、不得人心的
愚蠢的、轻薄的、动摇的、不可靠的、笨拙的
17
03/08/2022
沟通中的社会认知偏差
首因效应:指最初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对印象改变的影响。
晕轮效应:当知觉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它方面的特征。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中的人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18
03/08/2022
晕轮作用的研究结果(Dion,1972)
照片上有无魅力
无魅力者
中等者
有魅力者
个人特点
受欢迎性
婚姻能力
职业地位
父母能力
社会和职业幸福
一般幸福
结婚的可能性
19
03/08/2022
社会知觉产生的线索
面部表情——通过面部肌肉的运动变化,表达情
绪和情感的过程。
身段表情——通过身体各部分姿态的变化表达情
绪和情感的过程。
言语表情——通过人在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
速等的变化,表达情绪、情感的过
程。
领域空间——指人们为自己所圈定的代表个人权
利范围的距离空间。
20
03/08/2022
面部表情示意图
21
03/08/2022
22
03/08/2022
23
03/08/2022
24
03/08/2022
25
03/08/2022
26
03/08/2022
27
03/08/2022
28
03/08/2022
面部表情的关键肌肉运动
表现愉悦的关键部位是嘴、颊、眉、额;
表现恐惧的关键部位是眼睛和眼睑;
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和嘴;
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和眼睑。
29
03/08/2022
言 语 表 情(副语言)
快乐——表现为低音频,节奏忽快忽慢;
悲伤——表现为低音频,语速缓慢;
厌恶——表现为低音频,言语表现木讷;
愤怒——表现为高音频,声音颤抖;
恐惧——表现为高音频,声音尖锐;
说谎——表现为高音频,语速快,言语内容空
洞。
30
03/08/2022
●
●
●
●
●
●
●
●
●
正式数字文件
正式书面文件
组织自己的录像
非正式的信件、会议记录
电子邮件
声音邮件
电话谈话
视频会议
面对面谈话
多元
变化
单一
标准
慢
快
低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