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摘要
幼儿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情绪愉快、适应集体生活为特征;生理健康以发育健全、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特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总结了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谈不上学习以及发展, 。所以,孩子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重中之重。首先,要通过真实的案例,向幼儿介绍安全的重
要性,同时要教育幼儿平常多参与体育锻炼及户外活动, 体格强壮了,什么困难都不怕。其次,整合各科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在系列活动和游戏中,小朋友动手动脑,亲自参入活动,愉快的获得了自我保护的感性
知识,并得到了具体的操作技能。 再次,要设计情景活动, 获得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情景活动,是幼儿获得自我保护知识和方法的有效途径。另外,让幼儿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也是十
分重要的。最后,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各种活动, 让家长逐渐改变旧的观念,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理、自立,这是我们进行自我保护活动教育的基础。
教师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以幼儿生活中的事情作为教育素材,有针对性地进行随机教育,使幼儿认识其不良行为的后果及危害,这样会给幼儿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如,户外体育活动中,丁丁和嘉嘉在十分投入地进行传接球的游戏,明明举起手中的皮球用力向传接中的皮球砸去,据他自己讲,本想造成一些干扰转移丁丁和嘉嘉的注意力,不料皮球击中了嘉嘉的面部,鼻子也出了血。教师在为嘉嘉及时处理了意外伤害并进行安抚之后,召集全班小朋友,以这一具体情形为例,进一步强调了户外活动中的游戏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讲解了鼻子出血的正确急救方法,并希望小朋友们特别注意防止类似的危险发生。再如,针对中、大班幼儿出现的换牙现象,特别是在已有幼儿换牙而大多数幼儿即将换牙时,开展以“换牙期的牙齿保护”为内容的健康教育,让已经换牙的幼儿“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换牙的经历和感受,对消除其他幼儿的恐惧感具有特殊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这种幼儿之间经验的传授比我们成人的说教更有说服力,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适时教育。
四、鼓励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活泼、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他们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这个时候家长知道危险都不让幼儿碰触,缺乏了锻炼和生活经验,家长们要知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应让孩子自己尝试,其实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后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就增强了,如:吃饭时间不说话打闹就会避免食物进入气管,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做,决不包办代替,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看到有困难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帮助他们培养乐于助
2
人的情操,鼓励幼儿尝试这样,孩子在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良好品质。
教师让幼儿亲身体验练习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
幼儿加点后,剩余的垃圾都扔到垃圾桶内, 地面保持干净, 自己吃过东西后漱口, 洗手,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初步形成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