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四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四篇.docx

上传人:fangjinyan201701 2022/3/7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四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推荐】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四篇
为了搞好行政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我村小康社会进
程,本着坚持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特制定以下规划
方案:
村位于镇的原则,对村住宅及外部
空间采取既保留又更新的规划模式。
1)、保留:对砖混结构,质量较好,与村庄环境与整体规划
冲突不大的,采取保留措施,维持现状。
2)、整治:对建筑质量尚好,但建筑风貌和外观与村庄环境
有冲突或平面布局部分不适应,对其外立面及内部平面进行整治和改
造。
3)、拆除:简陋建筑、质量较差建筑及因为规划需要改变,
或对村庄风貌有较大负面影响、建筑质量差的建筑,采取拆除的措施,
特别是受暴雨及周边山体滑坡直接影响到的危房,于20xx年前全部
拆除。
4)、新建:新村新建住宅以集中建设布置,住宅原则控制徽
派特色。
3、道路交通规划
1)、充分尊重道路原有脉络,同时满足区内通达性和安全性
及消防等要求。
2)、道路建设为三级:
新村大道:宽8米。
旧村内小道:宽2米。
3)、道路建设
南北走向:
新村大道宽8米,采用水泥路面,与进村主干道连接,并配套
白色高杆立柱单排路灯。
东西走向:
东西走向道路,宽均为3米。路面采用底层砂砾石,上面浇筑
C30混凝土,配套白色高杆立柱单排路灯。与进村道路连接。
4)、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系统呈网状,与道路建设相配套,所有村道靠山一侧挖排
水沟,宽60厘米,高60厘米,砖混结构,生活污水通过排水暗沟,
由环村排水渠集中,经处理后排出。
5)、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①、改水改厕。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较高,取水不便的实际,实
施安全饮水工程,村里投资在新村建造过滤池及蓄水池,让村民吃上
洁净的自来水。积极引导旧村村民改建新型卫生厕所。
②、垃圾箱(桶)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大于70
米,并在适宜的位置设置垃圾收集点,在规划范围内设置多个点。每
半个月清理一次,收集的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
③、环卫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的环卫保洁队伍,负责路面
清扫、绿化维护、村容村貌整洁等工作。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
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形成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共识和行动。
6)、绿化规划
①、原则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乔木、灌木,
用材树种、经济树种合理搭配,绿化、美化有机结合。
②、新村在已栽植花木的基础上,栽植黄杨球,树间砌花坛,
设计栽植合欢、大丽菊、美人蕉、月季等常规花卉。
③、新村广场建设绿地,建花圃,铺草坪,选用四季常绿花木
品种。
④、庭院绿化尊重个人意愿,由村里无偿提供葡萄、柿子、香
椿、石榴、月季、无花果、海棠等品种。
7)、公共设施规划
①、学校建设。继续根据教育发展要求,在满足学校发展的基
础上,规划修筑标准化幼儿园。
②、在村部办公大楼内开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
③、村民绿地广场。建设新村广场,内置石凳石桌、健身器械
及代表本村文化的标志性景观,以供村民休闲娱乐。
④、村民医疗卫生室。建设高标准卫生室。
⑤、文化宣传设施。村部建设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栏;在村口、
村部、新村广场建设《村规民约》宣传牌,设置读报栏,统一刷写大
街两侧墙壁上的标语和宣传画,使其容颜更加美化。
四、经济发展规划
、在周坑与汪坑之间划分一块约300亩的苗木种植基地,由村
集体统一规划,村民个体经营。
、建养鸡、养猪场。鼓励村民养鸡、养猪建场,鸡、猪H便是优质肥料,从而减少农民化肥资金投入。
、养蚕是我村部分村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继续增加种植桑树面
积,以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五、村民社会保障规划
、在保持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0%的基础上,大力宣传,
鼓励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循序渐进地实行村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争取乡__门支持,
将所有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每月发放一定金额的资金给贫困户。
、村集体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提高对独生子女户、双女户的优
待标准。
六、制度及管理规划
、修订党务、村务各项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制作高标准、观
赏性较强的制度牌子并上墙悬挂,同时,统一制作《村规民约》小册发到各家各户。
、健全完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小组,村务
公开民主管理监督小组,环境卫生管理小组,治安维稳监控小组,以
及计划生育协会、老年人服务协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等群众自治性组
织,规范村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机制。
、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双文明户星级管理、党员和村民代
表包片联户等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村内管理秩序。
、规范完善村级档案标准化管理。将村务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