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最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docx

格式:docx   大小:2,694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docx

上传人:sunny 2022/3/8 文件大小:2.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36条)
  2、 劳动者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的规章制度对母公司的劳动者也不具有约束力。
  3、处理结果的送达方式 第一,用人单位应当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直接送达职工本人;本人不在的,交其同住成年亲属签收。第二,直接送达有困难的可以邮寄送达,以挂号(特快专递)查询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信封以及特快专递上详细注明邮寄的文书名称及份数。 第三,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三十日,即视为送达。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时,应选择地市级以上的公共媒体,切勿选择内部发行
的报刊或者企业电视台。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视为无效。
  用人单位务必按照上述规定给劳动者送达处理结果,否那么,即使作出处理的事实与理由无论如何充分,也可能由于送达方式的违法违规而导致处理结果被依法撤销。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在适用该条时,需注意劳动者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行为的,用人单位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解除劳动合同,还得具备一个条件,即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未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量化“重大损害〞对用人单位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建议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中直接规定经济损失到达一定的数额那么为“重大损害〞,防止因概念之争而导致风险。比方在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因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10,000元以上的,属于“重大损害〞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本钱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适用该规定时,只要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就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对完本钱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的。至于什么情形算是严重影响,法律上并没有作明确的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用人单位必须提供相
应的证据,证明由于劳动者的兼职,对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单位工作的进展等。用人单位要想证明对完本钱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从举证责任上讲,非常的困难,用人单位很难举证。我们建议用人单位不要轻易适用这条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存在兼职行为,但用人单位无法就兼职行为给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进行证明时,可以适用“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规定。因为只要用人单位发现劳动者有兼职行为,就可以要求劳动者改正,如果劳动者拒不改正,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五)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1)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成心实施某种欺诈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那么>假设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68条规定:“一方当事人成心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成心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这是对欺诈所作的准确定义。
  (2)因胁迫而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以将来要发生的损害或以直接施加损害相威胁,使对方产生恐惧并因此而订立合同。胁迫行为包括两种情况:(1)以将要发生的损害相威胁。
(2)胁迫者以直接面临的损害相威胁。
  (3)一方乘人之危与对方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为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真实意志的意思表示。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假设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被劳动教养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据被劳教的事实解除与该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假设于问题的意见?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指:被人民检察院免予起诉的、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的、被人民法院依据?刑法?第32条免予刑事处分的。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职工被公安机关“收容教育〞企业能否与之解除劳动合同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09号),企业职工因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被公安机关执行收容教育的,企业可以根据?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