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10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小雄 2022/3/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
小榄镇永宁中 学化学科组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知识内容,从微观的世界介绍了世 间万物的构成,它是学****化学的基础。本单元没有实验,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知识点:①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②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简介;③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 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虽然教科书第一部分核外电子排布介绍了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结构示 意图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等内容,但这些内 容都是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离子是怎样形成的作铺垫,第一部分核外电子的排布与旧教科书要求是完 全不同的,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有一个初步观念就可以了,就是知道原子核外的电子是 分层排布的,至于怎样分层的、怎么样排布是不要求的。虽然课标不要求画图,但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 们发现课前如果给出前18号的元素分电子排布情况列出以下的表格:
原子种类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一层
二层
三层

1
1

2
2

3
2
1

4
2
2

5
2
3

6
2
4

7
2
5

8
2
6
***
9
2
7
10
2
8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
17
2
8
7
18
2
8
8
然后让学生总结出这样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只能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排8个,第三层也最多 只能排8个;②排满一层再到下一层(就像开会时第一排只摆了 2张凳子,第二排只摆了 8张凳子,第 三排也只摆了 8张凳,坐满了一排再坐下一排),再让学生根据结构示意图来画出A组:常见金属、B 组:常见非金属和C组: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学生会很感兴趣,我们甚至发现连平时上课不太 喜欢动笔的学生也动手了,所以这既有利于“离子是怎样形成”这一难点的突破打下基础,又让这个 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起来。反思本课时,经过实践证明,在这里灵活处理教材补充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有 必要的,学生根据自己画的A、B、C三组结构示意图还可以总结出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 这样上学生印象很深刻,而且为突破下节课“离子的形成”这一难点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二课时,主要学****的内容是:①离子的形成;②离子的概念和分类;③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区 分离子和原子;④离子符号的写法;⑤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在讲离子的形成时我们引入了下图:
失去1个电壬
学生很直观地得出离子的概念就是带电荷的原子,而且还能总结出钠离子带正电荷,再引出钠离子 的符号"Na*”;用同样的方法得出“Mg"、A13+w , “0『、Cl「”;最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发现离子所 带的电荷数与化合价的关系。通过实践,反思本课时的处理手法,我们认为这样设计确实做到了"既让 优生吃饱,又让成绩差的学生吃好”,取得了因材施教的效果。
课题四,化学式与化合价
这是本单元的难点和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