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慢性病性贫血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5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病性贫血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8 文件大小:5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病性贫血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慢性病性贫血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21页
病例
患者男性,56岁。
近三月自觉轻度乏力,偶有咳嗽,无咳痰、发热,睡眠饮食较前无改变,体重下降3kg。
查体:轻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余(-) 。
实验室检及艾滋病等。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血管炎等以及严重外伤、烧伤等。
癌症、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
现在学****的是第7页,共21页
三、ACD的发病机制
红细胞生成受损 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IL-1)和干扰素(IFN)等直接抑制红系造血;EPO分泌不足,骨髓祖细胞对EPO反应性减低。
2 红细胞寿命缩短 吞噬细胞活性加强;细胞***、肿瘤的溶血素,血管损伤。
3 铁代谢异常 巨噬细胞激活后摄取铁过多,炎症因子引起骨髓铁利用障碍,十二指肠铁吸收减少。
现在学****的是第8页,共21页
四、ACD的临床表现
基础疾病相应症状及体征
贫血为轻、中度,非进行性
持续时间多在1~2个月以上,常为基础疾病所掩盖
现在学****的是第9页,共21页
五、ACD的辅助检查
1、HB 70~110g/L, MCV<80fl(30-50%),网织红细胞多正常
2、血清铁蛋白(SF)增高,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均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S)正常或减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升高
现在学****的是第10页,共21页
铁代谢检查
血清铁(SI) 是血清中铁离子的运输形式,全部与转铁蛋白结合
参考值: 300~530ug/mL
血清铁蛋白(SF)
血液去铁蛋白和铁核心Fe3+形成的复合物,是检查体内铁负荷最灵敏的指标
参考值 男性 30~400μg/L 女性(17-60岁) 13~150μg/L
总铁结合力(TIBC):
正常情况下,每升血清中血清铁仅能与1/3的转铁蛋白结合,2/3的转铁蛋白未与铁结合,转铁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未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称为不饱和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参考值 男性50~77μmol/L,女性54~77μmol/L
不饱和铁结合力 参考值 31~51μmol/L
现在学****的是第11页,共21页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清铁除以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
参考值 20%~55%
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
是构成血红素的重要组分,铁利用障碍时原卟啉与铁结合形成血红素受影响,血液中游离原卟啉含量升高。
参考值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
是反映缺铁性红细胞生成的指标,与缺铁程度呈正相关。
总结:铁储存增加,但利用障碍,影响红细胞生成
现在学****的是第12页,共21页
ACD的辅助检查
3、骨髓细胞增生正常,巨噬细胞内铁增加,铁
粒幼细胞数量减少
4、EPO正常或减低,转铁蛋白受体(STfR)减少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21页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骨髓铁染色 铁粒幼细胞减少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21页
六、ACD的诊断
1、伴有慢性感染、炎症和肿瘤等基础疾病的症状体征
2、正常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轻-中度,网
织红细胞多为正常
3、血清铁蛋白(SF)增高,血清铁(SI)和总铁结合力(TIBC)均减低,转铁蛋白饱和度(TS)正常或减低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升高
4、骨髓细胞增生正常,巨噬细胞内铁增加,铁粒幼细胞数量减少
5、排除基础疾病合并的贫血如失血性、溶血性贫血,肝肾功衰竭所致、药物骨髓抑制、肿瘤浸润所致贫血
6、EPO正常或减低,转铁蛋白受体(TfR)减少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21页
ACD与IDA(缺铁性贫血)的鉴别
IDA ACD
基础疾病 营养不良、慢性失血 慢性感染、炎症、肿瘤
血清铁 减 低 减 低
总铁结合力 增 高 减 低
转铁蛋白饱和度减 低 正常或减低
血清铁蛋白 减 低 增 加
骨髓可染铁 减低或正常 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