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2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3/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
一、加强明火管理,厂区内不准吸烟。
二、生产区,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三、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四、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五、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的安全环境。
一、注重教育
安全管理,教育为先。现代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科学认识安全管理,
首先要提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教育摆到重点位置;在教育途径上要
多管齐下。既要通过安全培训、安全日进行常规性的安全教育,又要充分发挥安
全会议、厂报、有线电视、黑板报等多种途径的作用,强化宣传效果;在安全教
育的形式和内容上要丰富多彩,推陈出新,使安全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寓
教于乐,广大职工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的氛围,使广大从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跃,
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预防为主,确保防范措施到位。
二、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
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
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人是最根本
的,需要重视人、激励人,就要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民主化。因此,在安全管理过
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采取必要措施,保障个人的利益,
使大家找到归属感,最终形成安全管理“命运共同体”,推动安全管理的改善和
提高。
三、重视激励作用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利益有关。从业人员工作积极
性的调动,要求管理者深入理解职工的内在需求,并予以满足,从而刺激工作热
情、激发创造力。因此,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成为安全管理文
化现代化所要求的重要方向。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
款,虽然有激励效用,但容易使人感觉安全生产很“冷”。因此,企业要注意多
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在各层次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完成情况好的集
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
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我国的企业管理研究中,很多人也对激励手段的作用
和做法作了探讨,并提出了“形象激励”、“内在激励”、“荣誉激励”等方式和方
法,各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酌情选择。
四、融入情感
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精神力量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中,人的感情因素深
深地渗透到行为中,影响着行为目标、行为方式等多方面。在企业内部,每一名
职工都拥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安全管理者只有深入了解、沟通和激发职工的内心
情感,才能在管理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本企业在这方面很注重,常常
采取“感情投资”的方法,解决职工的住房、子女入托以及汽车问题。我们也可
以在节日和员工的生日时致以祝贺,亲自送礼品等,要“于细微处见真情”,这
样才能感化人心,以便和谐一致,团结协作,促进安全管理,消除管理中的抵触
情绪。企业搞安全管理,不能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强,必须从根本出发,根据
单位特点,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安全管理文化,增强全体职工的凝聚力,
使其劲往一处使,在和睦的氛围中实现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全员参与
要保障安全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形成“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切实
做到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充分发挥专业安全管理人员骨干作用的同
时,吸引全体员工参加安全管理,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工作积极
性。安全工作责任制为全员参加安全管理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不仅要在企业内
部制定各个层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还应当实行动员和组织广大
从业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的新形式,如安全目标管理等。
六、全方位实行
任何有人的活动的地方,都会存在不安全因素,都有发生伤亡事故的危险性。
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同时,都要考虑其安全问题,进行安全管理。随着电子
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
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制定安全管理目标要有广大员工参与,领导
与群众共同商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安全目标要具体,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置
若干个,例如事故发生率指标,伤害严重度指标,事故损失指标或安全技术措施
项目完成率等。但是,目标不宜太多,以免力量过于分散。应将重点工作首先列
入目标,并将各项目标按其重要性分成等级或序列。各项目标应能数量化,以便
考核和衡量。安全目标管理可以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提高整个组织的安全工作管
理绩效;可以增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