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2022年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haha 2022/3/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1 页



村级组织建设在山区组织不健全,有些有村党支部没有村委会,有些有村委会,没有党支部,其余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妇联等更谈不上,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有些行政村,一个或两个村干部,其中各种组织一人或两人担,可谓“多套组织一套人马”,因此造成“一人说了就是集体决策”或“一人不干,全村瘫痪”的格局。
2、村级干部教化管理不到位。
一是有些村村干部,传统小农意识严峻,思想保守,工作不主动,不主动,个人利益看得“重”,抢有“和尚”做一天,“撞钟”一天,管你“响不响”。敷衍塞责,支差应付。二是个别村干部即不学政策,办事又不借鉴学****别人的先进阅历,方法“老一套”,没有“创劲”。三是特权思想比较严峻。一些村级支部书记没有慎用手中权力,而丢失党的原则,个人独断专行,为己谋私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如何把农村工作搞好,而是玩弄权术,班子不团结,搞“内讧”。四是工作没有胆识,好人主义思想严峻,有些村干部工作怕得罪人,遇事总是一味迁就,用“事实与原则”作变易,工作没有规则,个人随意性较大,工作被动,裹足不前。










3、工作进展不平衡。
不同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不一样,城区好于川区,川区好于山区,主要是:①由于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村干部综合素养等因素,不同行政村工作条件不一样,农夫经济状况不一样,乡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一样。②党员发展慢,山区村不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些党员始终没有出过本乡和县。有些行政村妇女党员没有,更谈不上有“女干部”。造成村支部班子弱,村支部书记“无人当”的断层现象。有些乡镇在发展农夫党员问题上,不严要求,重发展数量,一味追求党员指标,抱着完任务的心态,使有少部分没有经受严格考验的群众入党,干脆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③政策宣扬入户率质量不高。有些行政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注意政策法律法规宣扬,群众知晓率低,更有些山区行政村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参政意识淡薄,表现在行政村工作没有起色。
4、村级干部工作作风粗暴。
表现为党性不纯,工作方法简洁和“软”、“散”、“牛”、“滑”、“贫”、“后”、“犟”七个字。“软”即工作不敢碰硬,不敢面对现实,遇事唯唯诺诺,逃之夭夭;“散”即一盘散沙,虽各有招牌,但无合力,形同虚设;“牛”即素养低下,遇事不开窍,工作上一味保持个人观点,上级与组织抗衡;“滑”即圆滑玲珑,办任何事情怕得罪惹人,推诿扯皮,事无着边;“贪”即心存私心,工作上有利喜爱无利愁;“后”即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先进,只求平稳,拖拖拉拉,延误良机;“犟”即思想不成熟,我行我素,动辄找茬子,撂担子。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我们甘谷县大部分山区乡村无积累,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原来从群众手中收取的款项,也用得一尘不染。个别村由于乡上督促不力,姑息迁就,出现了村干部挪用***的现象。有些村由于政务、财务不公开,帐务不健全、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使服务功能跟不上,群众看法很大。有些村由于领导干部更替频繁,帐务交接不清晰,出现财务管理混乱,这干脆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在深化改革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交替与冲突交织、各种利益驱动、文化素养、观念因素和制约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领导相识不到位。
有些乡镇没有把村班子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思想相识模糊,认为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上级的事,基层组织建设是虚,经济建设是实,经济建设应压倒一切。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相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