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22年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docx

上传人:mama 2022/3/9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2022年股权融资偏好亦或过度融资










摘 要:针对目前普遍认为企业的融资依次应当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终才是股权融资。目前,中国学者关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探讨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尽管多数学者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对这一普遍接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郑祖玄 等,2004;张军 等,2022;周健男,2022)。屈耀辉等(2022) 针对中国目前广泛流行“股权融资偏好”的观点,利用ordered-probit模型应变量可以排序的特点,探讨发觉,就中国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依次而言,样本总体上是支持融资依次理论,但分类分析则发觉,融资依次理论以及股权融资偏好的说法均得不到完全的支持。由此可见,中国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股权融资偏好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 推断公司是否过度融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考察:第一,公司进行融资后,是否能提升公司经营业绩,有没有给股东带来合理的回报?由于上市公司一般不向社会公众披露其债务融资及其运用状况,我们很难获得债务融资资金及其运用状况的相关数据。但是,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经营效率欠佳的事实。 假如说中国上市公司自从首次发行(ipo)后,经营业绩持续下降。那么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的经营业绩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为此,本文以1995—2004年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将样本公司按股权再融资年度分组,考察其在再融资后3年的经营业绩,结果如图3。 为了进一步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资金运用状况,我们以1995—2004年股权再融资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不分再融资年度,综合考察其在再融资后3年的经营业绩改变,结果如图4。locAlhoSt 图3显示,总的看来,与首次公开发行公司相像,1995—2004年期间,全部公司在再次融资后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下降,尤其是2001年股权再融资公司,其经营业绩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1999年再融资公司。图4显示,总的来看,中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这表明,与首次公开发行一样,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后,资金运用效率也不高,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下滑,形成“一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的怪状。 推断公司是否过度融资的其次个方面是:融资金额有没有用在企业的主营业务上,是否根据招(配)股说明书的有关承诺如期足额投入到预期的项目,也就是在企业进行融资后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