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0
文档名称:

建筑构造之楼盖选型.ppt

格式:ppt   大小:3,341KB   页数:7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构造之楼盖选型.ppt

上传人:350678539 2022/3/9 文件大小:3.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构造之楼盖选型.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结构设计简介
侧重具体结构构件的设计
教育问题:缺乏与总体系目标有关的基本知识,强调部分而不是总体
构件教育方法
*
第一页,共70页。
总体设计思想
侧重总体空间形式结构体系的设计
教育的优点:提供一种总体思路去学****结构概荷载至少是后者的两倍;如果这些梁的刚度非常大,那么它们所分担的荷载将会更多(3/4)
*
第二十七页,共70页。
双向密肋体系
对象:无边支承、由正交密肋所构成的楼盖
荷载传递:沿两正交方向同时作用,双向密肋的梁格构是一种双向网格
使用条件:柱网开间接近正方形,L1/L2≤
最大优势:经济适用跨度是四种体系中最大的,平均混凝土折算厚度也是所有体系中最小的,不用吊顶
受力性能:当每跨内有4根或以上的密肋时,楼盖的整体性能和弯矩分配接近于平板楼盖。
*
第二十八页,共70页。
*
第二十九页,共70页。
肋梁楼盖尺度与适应范围
双向密肋楼盖
普通砼适于9m以下,预应力砼12m以下
~
肋梁高1/20~1/30,肋宽150~200mm
单向密肋楼盖
跨度不大于6m
肋梁间距500~700mm
肋梁高1/18~1/20,肋宽80~120mm
*
第三十页,共70页。
(4)竖向支承构件周围的冲剪
柱上平板
*
第三十一页,共70页。
板的局部加厚提高抗冲切能力
柱上梁
柱上密肋板填实
*
第三十二页,共70页。
平板体系
(1) 混凝土无梁平板的钢筋布置
*
第三十三页,共70页。
~
~10m
150~230
钢筋混凝土是两种材料之间的一种被动结合,因为只有结构挠曲变形到一定程度后钢筋才开始起作用
预应力混凝土使这两种材料达到主动结合,以控制应力、平衡荷载和减少挠度。凭借预应力束的曲率效应,预应力束将承担很大部分直接传给支座的荷载,从而可以消除绝大部分的冲切剪力。
*
第三十四页,共70页。
钢筋混凝土—弯曲到一定程度后钢筋才开始起作用
*
第三十五页,共70页。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筋的抗弯是主动的
*
第三十六页,共70页。
~,板厚可按45的跨高比取,即取200mm
板内的预应力钢绞线沿两个正交方向呈抛物线铺设
使抛物线预应力束的向上分力能平衡百分之百的板自重
×25 kN/m3× 9=45kN/m
200mm
30
140
9m
30
*
第三十七页,共70页。
板内的钢筋束沿两个方向呈抛物线铺设,所以常规的设计方法是对每一个方向的钢筋束都施加足够的预应力,使其向上分力能平衡板的自重。
建议
*
第三十八页,共70页。
建议
试验表明,双向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的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受总的预应力筋的承载能力和非预应力筋的数量及其所铺设的位置所控制,而不受预应力筋的分布位置所控制
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预应力筋设置在柱上板的剪切周边内
双向无梁楼板结构预应力筋的最佳布置方法是将计算板带所需的预应力筋根数,在一个方向形成带状集中布置在柱上及柱子两边的板带中,在另一个方向则均匀布置
两个正交方向至少应该有两根预应力筋布置在柱上板的剪切周边内
*
第三十九页,共70页。
无梁楼盖体系
所占有的结构空间高度在所有体系中最小(综合效益不错),施工最方便,水密性好
对结构整体刚度的贡献在所有体系中是最小的
混凝土平均折算厚度比主-次梁和双向密肋体系大,与同等跨度的双向梁-板体系相当
*
第四十页,共70页。
由于预应力平托板或锥形柱帽起着加腋的作用,~
*
第四十一页,共70页。
*
第四十二页,共70页。
无梁楼盖尺度
无柱帽楼板厚:(1/36~1/30)L2
L2为短边长,最小板厚150mm
有柱帽楼板厚:(1/40~1/33)L2
L2为短边长,最小板厚150mm
空心无梁楼板厚(1/30~1/20)L2
L2为短边长,楼板最小厚度250mm
*
第四十三页,共70页。
普通肋梁楼盖体系
1) 单向板-梁楼盖
2) 双向板-梁楼盖
3) 现浇梁板共同作用的设计概念
*
第四十四页,共70页。
1) 单向板-梁楼盖
12~21m
~
6~9m
~6m
某一方向梁所承担的板面荷载小于或总荷载的20%
h ≥1/30L
*
第四十五页,共70页。
2 ) 双向板-梁楼盖
例题:某机场候机楼楼盖的内力分析
图为12m×12m柱网开间的无梁平板和梁-板式楼板用SAP分析得到的单向弯矩图
板厚 h ≥1/40L2
*
第四十六页,共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