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大一作品.doc

格式:doc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一作品.doc

上传人:12345 2014/10/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一作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一作品
带着菜刀出门的诗人
——读《血色浪漫》有感
中文1201 陆超
他叫钟跃民,他说他是一个带着菜刀出门的“诗人”。那他的菜刀是干什么用的呢?我不禁陷入沉思,像他这样的“诗人”,可真不多。他让我想起李白,一个走浪漫主义路线的诗人,桀骜不驯,而他身上又具有辛弃疾的豪迈勇敢,关于他人生的诗篇,算是够沉雄有力道的了。
读完《血色浪漫》之后,我欣赏到了另一种青春的***和浪漫。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想文革那时候尽管老北京里因为政治运动弄得满城压抑,可少年们的热血,早就冲破了这道防线,他们,依然追求者属于自己的青春。那时候的北京,有一群整日无所事事的***,他们的父母有的因为政治运动受到了压迫,被关入狱,有的尽管在职,也无暇管教他们,于是这帮少年便整日吃喝玩乐、打架斗殴以及拍婆子北京方言,意思指勾搭不认识的女孩子
。有人叫他们干部子弟,当然这些人大都是平民子弟,干部子弟们都认为这些平民子弟是流氓团伙,而平民子弟则认为这帮干部子弟都是一群少爷胚子,打架缺乏单打独斗的胆量和技巧,只会一拥而上,徒手打不过就抄家伙。如果你站在一九六八年北京的街头,你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这两类出身不同的青少年。
钟跃民就是干部子弟中的一员。在一九六八年这个多事之秋的一年里,这群浪漫青年的故事开始上演,这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中国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所以中国人的浪漫总是有传统的一面。高适写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钟跃民重义气,他有着自己的交朋友的原则,在儿时伙伴李奎勇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他宁可背叛自己的阵营也要出手相救,他并不是和每个朋友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即使数十载不见,再次见面也会不醉不归,深交不如相忘于江湖,在江湖也总有再见的机会,这正是道家所说的无为思想。李商隐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钟跃民大概就是春泥,他有着自己的爱情态度,他知道自己不是周晓白想要找的那种男人,于是他宁愿和周晓白分开。钟跃民说过钟跃民曾这样说过:“晓白,你知道将来和我过日子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吗?我告诉你,如果我去要饭,她会兴高彩烈地和我一起去,我们还会坐在草堆上边晒太阳边互相捉虱子,就象动物园猴儿山上的猴子一样。如果哪天我突然觉得安稳日子过烦了,忽发奇想,打算去神农架找野人,去尼斯湖抓怪兽,她都会高高兴兴和我一起玩……”钟跃民身上的浪漫情怀,让我想起了采菊东篱下的陶潜,日升月落,春去秋来,钟跃民还是钟跃民,不管他爱谁,他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山林,因为离开了,他就不是浪漫的钟跃民了。就像儒家所说的“仁爱”,这是大爱,又岂能被我们追寻小爱已久的人所能理解的呢?
其实我觉得诗人和哲学家是一个领域的人,他们都在阐述着某些道理。哲学家说理想与现实是不同的,诗人说人这辈子只能活两次,一次是现实里,一次是梦里。我们太多人追寻理想追寻了很久,梦没有追到,连怎么存活在现实里都忘了。钟跃民的理想是什么,他可能觉得往前走就是理想吧,因为父亲还关在狱中,文革时的钟跃民失去了参军的机会,他只能下乡插队,可他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他在那里认识了一生中最让他迷恋的女孩,他看到了很多以前自己没有见过的世界,也许正在他思考自己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理想已经馈赠了他美好生活,因为他跟着心的方向走,不强求不贪婪。或许理想离不开初心,离不开天性,你是陶渊明的性格,你就不可能走上大富大贵的路途。在北京城里待久了,这群年轻人或许就在一瞬间明白是时候去追逐自己想要的路了,我们也会,到了二十岁的时候,我们不也要思考我们现在该干什么,以后会怎么样。周晓白和罗芸去军区当了护士,罗芸最后为了晋升而出卖了好朋友周晓白,人是自私的,你不能说她不对,与其说是道德上的问题,不如说是选择上的问题,在友谊与理想之间罗芸选了理想。这是她的理想,她清楚明白这是她想走的路。好兄弟们也都坎坎坷坷经历了很多风雨,最后也都寻觅到了自己眼中的青春,再是青春破茧之后的中年,一晃半辈子就这么过去了。钟跃民还是钟跃民,他当过了知青,也当过了兵,最后自己放弃了晋升选择回北京卖起了煎饼。这是什么心态?他难道是不懂生活吗?我也不敢说他比别人懂生活,但他绝对比别人懂浪漫。生活没有了血性,没有了浪漫,那么人怎么懂得实现理想呢?没有了属于过自己的理想,一个独一无二的理想,那活着干什么。钟跃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这是理所当然的,人本来就有权利拒绝一成不变,否则几十年都重复那岂不是等于活得更短了吗。每天吃一样的东西当然会腻了。理想永远是闪闪发光的,不懂浪漫也就看不到光芒。当钟跃民最后去了西部探险的时候,他应该已经明白了理想的含义,没有可以追求过,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并非是要赞颂钟跃民的生活方式,我只是欣赏他的浪漫情怀,不为心所累,能有几个人做得到。红色的年代,浪漫的情怀。属于钟跃民他们的青春是血色的浪漫。理想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