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可能性》教学设计
大营街杯湖小学 张燕华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可能性》教学设计
大营街杯湖小学 张燕华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44页主题图、例1、第45页“做一做”,第49页“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和技能: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 发生的结果。能结合详细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绘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
2、过程和方法:
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和口头表达才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重点).学生能结合详细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绘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难点)。
四、教材分析: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属于统计和概率范畴。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分两个阶段进展教学,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接触过,但只是局限在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那么是不确定。如今的学习是在三年级的根底上加以深化,使学生对
“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材围绕生活实际,丰富对学生对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件,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概率知识打下根底。
五、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才能,可以初步利用生活中的经历,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展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但由于学生概括才能较弱,推理才能还有待不断开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详细形象的经历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六、教学方法
游戏引入-新知讲授—稳固总结—练习进步
七、教学用具
课件、节目卡片、抽奖盒。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提醒课题
游戏(一):猜猜硬币在哪只手里.
1.老师将枚硬币握在手中,并在背后交换位置,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
2.老师翻开没有硬币的手,再让学生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里。说一说你能确定吗?为什么?
游戏(二):猜猜抛出的硬币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1.老师将这枚硬币抛出,让学生说出可能是哪个面朝上,要求说出所有可能。
2.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面朝上.
3.老师提醒结果。
(三)提醒课题;
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新知探究
(一)创设情境,感知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1.课件出示主题图:联欢会抽签表演节目。
2.指名答复(问题预设).
(1)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表演节目,能事先确定自己表演什么节目吗?
(2)有哪些可能?(此时由于不知道抽签的内容,因此有多种可能。)
(二)活动探究,体验事件发生确实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1情境)老师拿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