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45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doc

上传人:清懿 2022/3/10 文件大小:4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不等式
知识点归纳:
一、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
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2、不等式的性质:
〔1〕 , 〔反对称性〕
〔2〕 , 〔传递性〕
〔3〕,故 〔移项法那么〕
推论: 〔同向不
所以,
这与矛盾。
所以。
证法五:〔放缩法〕∵
∴左边=
=右边。
点评:根据欲证不等式左边是平方和及a+b=1这个特点,选用根本不等式

证法六:〔均值换元法〕∵,
所以可设,,
∴左边=
=右边
当且仅当t=0时,等号成立。
点评:形如a+b=1结构式的条件,一般可以采用均值换元
证法七:〔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法〕
设y=(a+2)2+(b+2)2,
由a+b=1,有,
所以,
因为,所以,即。
故。
例2 ,求证:。
证:,同样地,利用均值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
,即。
例3 ,求证。
证:
例4 ,求的最大值。
解:由题可得当且仅当即时等式成立。
同理,可得;
故而可知其最大值为6.
例5 ,求证
证:令,且,于是

例6 是正整数,求证:
证:当时,有
于是
小结:
1、掌握好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证明内容甚广,证明不但用到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证明的技能、技巧,还要注意到横向结合内容的方方面面。如与数列的结合,与“二次曲线〞的结合,与“三角函数〞的结合,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这“三个二次〞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和互相制约,这些也是近年命题的重点。
2、在不等式证明中还要注意数学方法,如比拟法〔包括比差和比商〕、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还要注意一些数学技巧,如数形结合、放缩、分类讨论等。
3、比拟法是证明不等式最常用最根本的方法当欲证的不等式两端是多项式或分式时,常用差值比拟法当欲证的不等式两端是乘积的形式或幂指不等式时常用商值比拟法,即欲证
4、根本思想、根本方法:
⑴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常要用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换元的根本方法。
⑵用分析法探索证明的途径,然后用综合法的形式写出证明过程,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⑶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就是“执果索因〞,从所证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利用充分条件或者充要条件替换前面的不等式,直至找到显然成立的不等式,书写方法****惯上用“〞来表达 分析法是数学解题的两个重要策略原那么的具体运用,两个重要策略原那么是:
正难那么反原那么:假设从正面考虑问题比拟难入手时,那么可考虑从相反方向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我们常说的逆向思维,由结论向条件追溯。
简单化原那么:寻求解题思路与途径,常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问题,在证明较复杂的不等式时,可以考虑将这个不等式不断地进行变换转化,得到一个较易证明的不等式

⑷但凡“至少〞、“唯一〞或含有否认词的命题适宜用反证法。
⑸换元法〔主要指三角代换法〕多用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此法假设运用恰当,可沟通三角与代数的联系,将复杂的代数问题转化成简单的三角问题。
⑹含有两上字母的不等式,假设可化成一边为零,而另一边是关于某字母的二次式时,这时可考虑判别式法,并注意根的取值范围和题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