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4
文档名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8)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424KB   页数:5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8)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0 文件大小:2.3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8)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8)
*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54页
*
§1 基本原理
利用被测物质的分子对紫外-可见光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一、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1)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直角坐标原点的直线。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偏离线性而发生弯曲。
§2 光度法的误差
0 1 2 3 4 mg/mL
A
。 。 。 。
*




0
工作曲线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54页
*
一、物理因素
(1)比尔定律的局限性
比耳定律假设了吸收粒子之间是无相互作用的,因此仅在稀溶液(c < 10-2 mol/L )的情况下才适用。
(2)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朗伯一比尔定律只对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才能成立,但在实际工作中,入射光是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54页
*
二、化学因素
溶质的离解、缔合、互变异构及化学变化也会引起偏离。
例:
测定时,在大部分波长处,Cr2O72-的k值与CrO42-的k值是很不相同的。A与c不成线性关系。
例:显色剂KSCN与Fe3+形成红色配合物Fe(SCN)3,存在下列平衡:
Fe(SCN)3 Fe3+ + 3SCN-
溶液稀释时一倍时,上述平衡向右,离解度增大。所以Fe(SCN)3的浓度不止降低一半,故吸光度降低一半以上,导致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54页
*
测量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误差来源:入射光源不稳定
吸收池玻璃的厚度不均匀
池壁不平行,表面有水迹,油污或划痕
光电池不灵敏,光电流测量不准确
误差影响:透光度读数误差
一、仪器测量误差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54页
*
二、测量条件的选择
1、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测量的入射光波长: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若干扰物在λmax处也有吸收,在干扰最小的条件下选择吸光度最大的波长。
2、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两式相除: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54页
*
不同透光率时测定浓度的相对误差ΔcB/cB(ΔT=)
测定相对误差与透光率的关系
在 T = %(A=)时,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最小。 在实际测定时, ~ (T=20% ~65%)之间。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54页
*
3、参比溶液的选择
I0
参比
样品
未考虑吸收池和溶剂对光子的作用
原则:使试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
利用空白试验来消除因溶剂或器皿对入射光反射和吸收带来的误差。
现在学****的是第20页,共54页
*
(1)如果仅待测物与显色剂的反应产物有吸收,可用纯溶剂(或蒸馏水)作参比溶液
(2)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略有吸收,应用空白溶液(包括显色剂或其它试剂不加待测试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
(3)如试样中其它组分有吸收,但不与显色剂反应,则当显色剂无吸收时,可用试样溶液作为参比溶液;当显色剂略有吸收时,可在试液中加入适当掩蔽剂将待测组分掩蔽后再加显色剂,以此溶液作参比溶液。
现在学****的是第21页,共54页
*
显色剂
§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显色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
化学反应。
显色剂:能与被测组分反应使之生成有色化合
物的试剂。
现在学****的是第22页,共54页
*
选择性好 所用的显色剂仅与被测组分显色而与其它共存组分不显色,或其它组分干扰少。
灵敏度足够高 有色化合物有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一般应有104~105数量级。
有色配合物的组成要恒定 显色剂与被测物质的反应要定量进行。
生成的有色配合物稳定性好
色差大 有色配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这样试剂空白小,显色时颜色变化才明显。
一、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现在学****的是第23页,共54页
*
二、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显色剂的用量
M+R 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