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1、《陈涉世家》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
1、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2、理解课文的根本内容
3、熟悉课文,疏通文意
4、理解使动、意动、为动用法
◆过程和方法
1、认识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历史“由涉首事”,“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故入“世家"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入“本纪”一般(精品文档请下载)
⑵、他和一般的农民有何不同?
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和人佣耕”,说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民;(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3)“苟富贵,毋相忘”,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的远大志向 (精品文档请下载)
4、全班朗读第二段“二世元年七月……法皆斩"
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 (精品文档请下载)
6、提问理解:这几行文字告诉了我们哪些事情?
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姓战战兢兢这样的高压统治还妄言千秋万代,真如痴人说梦一般三是陈胜吴广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可谓是拥有造反的本钱了(精品文档请下载)
【作业布置】: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大泽乡暴动(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新课讲授:
(一)、学陌生通文意,理解大意
(二)、分析课文内容:
1、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在段中画出句子
明确: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法,“发阁左適戍渔阳九百人”,一次征发就有900人,可见摇役之重;“失期,法皆斩"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说明起义是被逼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明确: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对抗秦二世的情绪,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量;再提深受楚国人民爱戴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义,具有号召力,又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复仇火焰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注和精到的智识
(精品文档请下载)
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言论准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
明确:陈胜、吴广用“鱼腹藏书”和“篝火狐鸣"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言论,主要作用是“减众”
4、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
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干
课堂小结:第2自然段作者交代了起义地点、有利条件等起义背景,又进一步描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过程,最后到达了“威众"的目的,显示了陈胜、吴广的智慧,也反映了我国农民起义发动时期的特点(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熟读背诵
【作业布置】:熟读背诵第二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陈胜吴广阔泽乡率九百戍卒起义,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命运会如何开展呢?要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支虎狼之师
秦灭六国靠的就是这支战无不胜的大军自商鞅变法以来,强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量在130年的时间里,秦军歼灭六国军队160多万到公元前230年的时候,再也没有对手可以和秦军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