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企业商誉会计研究.pdf

格式:pdf   大小:12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商誉会计研究.pdf

上传人:珍珠夸克 2022/3/11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商誉会计研究.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商誉会计研究
企业商誉会计研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深入,中国企业为了生存,为了将企
业做大做强,由此掀起了企业的并购浪潮。中国经济起步晚,很多制度不完善,为了应对
日益频繁的并购活动。2006 时双方
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关系,如上面联想并购 IBM,因为联想业务单一,急于扩大业务所以愿
意付出更多的资金。论文联盟
  由于诸多因素制约着商誉的初始计量,因此会计理论界急于找出一种能较好评估商誉
价值的方法,同时由于商誉价值会随着企业经营而变化,商誉的后续计量也是很重要的一
部分。时代华纳为了甩掉合并时产生的巨额商誉的包袱,一年计提数百万的商誉的做法是
不值得借鉴的,这种做法有操纵利润的空间。
  二、商誉的计量及分析商誉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被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
经济利益的不可辨认资产。商誉一般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自创商誉即能使企业获得
超额盈利能力的资源,它是企业在自身运营的过程中被逐渐积累起来的资源。外购商誉是
企业在非同一控制下进行企业的控股合并支付的价值大于被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差

  出于谨慎性和成本计量的考虑,《新会计准则》规定不确认自创商誉的价值。同时《
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中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对合并
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其
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行性,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所规范的无形资产。
在控股合并方式下,商誉不存在合并分录中,只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才会出现。
  (一)商誉的初始计量
  前面我们曾提到商誉分为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但当今会计界对自创和外购商誉的确
认却未达成一致。有人坚持同时确认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有人则从谨慎性出发认为只能
确认外购商誉。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方法,只确认
外购商誉而不确认自创商誉。对于商誉的初始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
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
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
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对于商誉的初始确认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残值法。直接法的计算公式:商誉(V)=
(将来可以保持的利润—资产平均收益率*资产价值)/资本化利率;残值法的计算公式:
商誉(V)=购买价—被购买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两种计算方法各有优缺点,直
接法较为客观,受主观因素影响影响较小,但是资本化率难以准确估算;残值法不需要估
算资本化率,但是受到市场供求、谈判技巧等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和评
估市场发展不完善,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加强,资本化率估计偏差较大,因此我国会
计实务界采用的是残值法。
  负商誉是企业收购价低于被购企业的净资产的差额。负商誉是否存在在目前在会计界
仍然有颇多争议,理论界认为商誉是企业的一项资产因此不可能存在负商誉。但在实务处
理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