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操作规程。
(1)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2)在工程场地内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4)工程场地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
(5)作业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6)施工期间工程内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并且要配备充足灭火材料和消防器材。
(7)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8)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炔瓶要与动火点保持 10 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 5 米以上。
(9)进行电、气焊作业要取得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
(10)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 到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处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对作业区域易燃易爆物进行清理, 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采取措施进行封堵。
触电事故预防措施
(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的规定。
(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 (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
好,不得有破损、 硬伤、带电裸露、电线受挤压、 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
(10)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 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 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 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 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 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 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
(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16)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 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 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
(17)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 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 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 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8)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
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 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
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 信息报告
(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如果是火灾事故,必须同时打 119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急救拨打 120。
(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各预案专职负责人、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报告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