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颁奖词三那么教案
颁奖词三那么
 
教材说明
〔解题〕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活动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颁奖词所适用的场合
“一个朴素女子,为我们呈现华美的奇迹!〞
“一个朴素女子〞交代了邰丽华的性格特征。生活中的她娴静,温婉,不张扬。“呈现华美的奇迹〞,舞台上的她尽情绽放,光荣夺目。借用她名字中的“丽华〞二字,台前幕后形成鲜明的比照,到达强烈的艺术效果。
“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你在我们眼中是最美。〞
“心灵的震撼不需要语言〞,邰丽华震撼观众的不是靠语言〔她不能说话〕,而是她心灵折射出来的光芒,此时语言已经是多余的东西。
“最美〞这是观众对一个演员的最高评价,其中包含双重含义:其一,她的表演堪称“绝美的舞蹈〞 ,给人们带来纯洁至美的艺术享受;其二,源于她的心灵和品质,在她身上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人类精神,使她更加美丽。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37年前,上海知青金训华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幸牺牲,当时,陈健和金训华一起跳入洪水中,陈健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金训华在洪水中托了他一把。金训华烈士出殡那天,当棺木被下葬之时,陈健悲泪长流:“我活下来了,金训华却永远走了。我发誓,永远留在北大荒,一生一世守着金训华的墓地……〞。陈健,为了这句诺言,将自己所有的青春梦想、家庭幸福、骨肉亲情乃至一生都掷了出去,在那片远离家乡的土地上守望至今。他的传奇,岂是悲壮、凄美所能包容的!他以自己37年的行动,书写着中华民族信守诺言的大德大义,获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火红的时代背景〞指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广阔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投身上山下乡的运动。“古典意识的风范〞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仁〞、“义〞、“忠〞、“信〞等。随时间逐渐消逝,被人们淡忘的是那个时代的政治运动,而在他身上积淀下来的却是民族精神,他坚持守望的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民族要进步,人类要开展,就要传承、弘扬这种坚守承诺的高贵精神。
评语从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表达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坚强意志、思想品质,等等,目的是要表达一定的哲理意味。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
比喻的修辞方法,高度概括出王顺友朴实、平凡的人生。恰当运用形象的比喻,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石头一样的质朴,石头一样的坚硬。
“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
“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王顺友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马班邮路〞,靠马帮来传递邮件。
“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王顺友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