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二、液体的压强3.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液体的压强3.doc

上传人:bkeck 2022/3/12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液体的压强3.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学情分析
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学生掌握了一些物理学的根底知识和学****方法,形成了初步的观察、实验和抽象思维才能。在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时,形象思维仍然是学生采用的一种重要思维U形管:当不受到压强时,两边的液面是相平的.
(2)金属盒:蒙有一层橡皮膜。
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就越大。
(3)刻度板:两侧液面读数相减即为高度差。
(4)旋钮:可改变金属盒的方向,以测量各个方向的压强.
1。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考虑原因,试着得出结论。
2.跟着老师一起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听讲,和老师一起得出结论。

,说出原因.
、同学一起对大家所提出的猜测进展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死记硬背“这样能更好的进步学生的学****兴趣,实现“在做中学”这一教学理念。
学生讨论、考虑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在问题中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才能。同时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承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使用:老师演示,请学生读数:
用一个50克的砝码放在压强计的薄膜上让学生数出压强计的液柱高度差.
(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活动一:液体内部有压强
1。演示教材上图14。2-2的演示实验。
2。利用压强计演示实验,让学生跟着老师也动手实验,一起证明液体内部有压强。
3。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是有压强的.
活动二: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3。讨论后,自己试着去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领悟控制变量法思想.
4。参照老师和同学的实验表格和实验方案适当的修改自己的实验方案和实验表格。
,利用压强计进展实验。
6。利用压强计改变不同的参量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

由于学生不知道有测液体压强的工具,老师直接告诉学生,通过砝码演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可以用U型液柱表示出来,这样即让学生理解了压强计的原理而且还对上一节所学的知识进展了稳固。
、考虑。
,知道了由于液体重力和流动性的原因液体可以产生压强,所以学生可能有一下猜测:
A液体内部压强可能和密度有关。
B液体内部压强可能和深度有关。
C液体内部压强可能和液体内部的方向有关。
D液体内部压强可能和液体的形状有关。
E液体内部压强可能和液体的多少有关.
,排除容易发现的不合理因素。
5。设计实验表格。(浸透控制变量法)
1。实验完毕将得出的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表格。


1。听讲
2。用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去理解老师开场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回忆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压强计同时去证明液体内部有压强,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模拟,然后动手实验,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学生更容易信服,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6。 让学生根据设计好的实验表格,进展实验。
7。不断巡视,对于不会进展实验的或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

A.在实验验证各个方向压强相等的过程中对学生没有把橡皮膜放在同一深度给予指导。
B实验使用盐水、煤油等液体要时刻关注学生,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C提示学生一次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需要屡次测量再总结出结论。
9。实验完毕让学生将所得实验结果填入实验表格中。
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体验探究过程,承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的愉悦。
学生通过自己实验,然后自己试着去把实验结论总结出来,这样学生便能更深化理解液体压强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才能。
10。找学生试着去总结液体的内部压强的规律,对于学生所总结的规律无论全面和否都要给予正面积极的鼓励,对于错误的要适当的改变提问的方式或问题。
11。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液体压强的规律,得出结论。
三、液体压强特点的应用
重新展示引入新课时图片,用液体的压强规律解释原因。
回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和开头照应。
小结是一节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及时稳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书设计
           10。2液体的压强
一、液体有压强吗
             液体有压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
和侧壁都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