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栽蒜苗(一)2.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栽蒜苗(一)2.doc

上传人:upcfxx 2022/3/1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栽蒜苗(一)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下第88——89页
教学目的:
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信息,并进展简单预测。
3、体的想法。
生1:第2天到第4天长了2厘米;第4天到第6天长了4厘米;第6天到第8天长了2厘米;第8天到第10天长了5厘米;第10天到第12天长了1厘米。(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这就是每一段的数量差,从数量差可以看出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快?哪段时间蒜苗长得最慢吗?
生1:第8天到第10天长得最快,第10天到第12天长得最慢.
师:那没有了数据,你还能看出哪段时间最快?哪段时间最慢吗?
生2:从线看出来(上一环节讨论中师引)第8天到第10天线很长、很斜,第10天到第12天很平。
师小结:(长短、陡缓)他是线的形状看出增长的快慢.
师:一般,我们说它很陡,线越陡表示它增长的(越快),那相对越平缓表示它增长越慢。所以,从这两段中,我们可以看出线的陡缓能表示增长的快慢,也就是数量的变化.(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如今谁能完好从第2天说起
生:第2天到第4天增长了比较慢,线就比较平缓;第4天到第6天增长比较快,线就比较陡;第6天到第8天增长较慢,线也较平缓;第8天到第10天增长最快,线就最陡;第10天到第12天增长最慢,线就最平缓。(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那能预测第14天会是多高吗?
生1:16厘米,生2:17厘米
师:那我预测13厘米.
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不可能?理由
生说略
师:从这个走势可以看出蒜苗的生长趋势是向上的.
师总结:通过刚刚的学****我们知道点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线可以看出数量的变化还可以看出整体走势,我们把这样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提醒课题)。(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如今我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它们有哪些一样点?
归纳:
生1:数据一样,师:你意思是蒜苗的生长情况一样.
生2:第几天一样,师:就是横轴天数一样。
生3:纵轴一样,师:就是高度一样。
生4:标题一样,师:就是统计内容一样.
师:既然有这么多的一样点,为什么还要再学折线统计图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说略
师:条形统计图更侧重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每一条都是独立存在的,就好似一个人一个人各自赛跑(手比划)。
师:那它呢?
师:折线统计图更侧重于变化情况和整体走势,把各个点连成一条线,就好似赛跑当中的接力跑,一棒接一棒。
师:如今我们已经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老师这就有两个统计表,假设把它们都制成统计图,选用哪一种更适宜?为什么?考虑一下.(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谁来说一说的?
生:我觉得表1适宜做成条形统计图,表2适宜折线统计图.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略
师:由此可见,我们在统计的时候,假设更关注数量的多少时,我们一般选择(条形统计图),假设我们更关注数量的变化情况,就选择(折线统计图)。(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刚刚都认为表二制成折线统计图比较适宜,那假设让我们自己来制作折线统计图,想一想,我们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先描点,再连线
师:结合刚刚大家的建议,请同学拿出学****单,画出这幅图的折线统计图,开场
师:我看大家都画好了,老师也搜集了几个同学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