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幽门螺旋杆菌以及根除适应症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第一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适应证一、背景
(一)根除Hp的益处
: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
Hp感染具有较高敏感性,也被用于Hp对克拉霉素耐药的检测。
:复杂、耗时,需一定实验室条件,标本转送培养需专门的转送液并保持低温。培养检测特异性高,可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学研究。
:检测准确性高,易于操作;可反映全胃Hp感染状况,克服因细菌呈“灶性”分布而造成的RUT假阴性。但UBT检测值处于临界值附近时,结果不可靠,可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或用其他方法检测。
:经过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Hp治疗前诊断和治疗后复查;操作安全、简便;不需要口服任何试剂,适用于所有年龄和类型的患者。国际共识认为该方法的准确性可与呼气试验媲美,但国内目前尚缺乏相应的试剂。
:检测的抗体是IgG,反映一段时间内Hp感染情况,部分试剂盒可同时检测CagA和VacA抗体。不同试剂盒检测的准确性差异较大;与其他细菌抗原有一定交叉反应。Hp根除后血清抗体,尤其是CagA抗体可以维持很久(数月至数年),因此不能用于治疗后复查。本方法主要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在消化性
溃疡出血或胃MALT淋巴瘤等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诊断手段。
:可用于检测粪便或胃黏膜组织等标本。适用于标本中Hp含量过少或因含大量其他细菌干扰Hp检测的情况,还可用于Hp分型和耐药基因突变的检测。目前国际上已有用于检测Hp对克拉霉素和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突变的商品化试剂盒,国内研究和开发了可检测耐药基因突变的基因芯片,已开始在临床试用。
(三)Hp耐药性检测的主要方法
:包括耐药纸片法、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等。
:对耐药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包括商品化的试剂盒和基因芯片检测等。
二、Hp感染的检测
: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现症感染:(1)胃黏膜组织RUT、组织切片染色或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2)13C或14C UBT阳性;(3) HpSA检测(经过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浦Hp抗体检测(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首选UBT。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根除:(1)13C或14C UBT阴性;(2) HpSA检测阴性;(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
三、实施中需注意的问题
,应用的试剂和方法需经过验证。
。
。应用抗菌药物、铋剂和某些有抗菌作用中药者,应在至少停药4周后进行检测;应用抑酸剂者应在至少停药2周后进行检测。
,消化性溃疡活动性出血、严重萎缩性胃炎、胃恶性肿瘤可能会导致尿素酶依赖的试验呈假阴性。不同时间、采用多种方法或采用非尿素酶依赖试验的方法检测可取得更可靠结果。
,推荐用RUT、组织切片方法或HpS
A方法。
。存在活动性炎症时高度提示有Hp感染;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排除NSAIDs及阿司匹林因素后,Hp感染的可能性>95%,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如Hp检测阴性,要高度怀疑假阴性。不同时间或采用多种方法检测可取得更可靠结果。
第三部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一、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Hp感染率总体上仍然很高,成人中感染率达到40% - 60%。推荐的用于根除治疗的6种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 - 70% ,克拉霉素达到20% - 38%,左氧氟沙星达到30% -38%,耐药显著影响根除率;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仍很低( 1% -5%)。
:随着Hp耐药率上升,报道的标准三联疗法(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PPI+克拉霉素+甲硝唑)根除率已低于或远低于80%。标准三联疗法的疗程从7d延长至10 d或14 d,根除率仅能提高约5%。
:为了提高Hp根除率,近些年来国际上又推荐了一些根除方案,包括序贯疗法( sequential therapy)(前5天PPI+阿莫西林,后5天PPI+克拉霉素+甲硝唑,共10 d)、伴同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