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药品价格决定及政府干预
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经济教研室
徐小雪
整理ppt
药品价格决定
整理ppt
一般价格决定理论
价格的涵义
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货币表现;在价格能够反映市场供求的条件下,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措施的较低。但由此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打击了本国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研究和开发的积极性,对药品的出口及国家经济利益也带来一定的影响。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2.比较定价(comparison price system)
就是把本国的药品价格与其他国家药品价格相联系,以其他国家的药品定价为对照,来决定本国的药品价格。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实施比较定价的爱尔兰,其药品价格要与英国的药品价格相联系,并随着本国货币与英镑之间兑换率的涨落来调整。
葡萄牙,在1984年前规定本国的药品价格不得超过西班牙、意大利、法均价格;1984年后规定本国药品价格不得超过这5个国家中的最低价格。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3.参考定价(reference price system)
其实并不是一种定价方法,而是一种药品费用的补偿或保险报销办法。但它会影响制药企业对药品的定价,所以,这里将它归在定价管制措施之中。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在参考定价体系下,药品的上市价格及其涨跌由企业自主决定;然后,在实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中,由保险机构为每一组疗效相同或相近的药品设定一个参考价格;保险机构只为患者支付每种药品的参考价格的那部分费用;由患者支付药品价格实际高出参考价格部分的费用。实行参考定价的国家有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家。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4.利润控制 (profit control)
是对药品价格的一种间接控制。它是通过对利润的控制代替对价格的控制。英国是欧洲国家实施利润控制的典型代表。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5.强制削价 (price cut)
是发达国家经常采用的一种对药品价格进行控制的措施。一般在价格昂贵的药品威胁到政府对药品费用的全面补偿时,政府就可能要求药品企业全面削减药品价格。
整理ppt
各国政府对药品价格的管制政策
法国,在1991年实行了一次强制削价,削价幅度达2.5%。德国1993年实施药品全面削价,所有没有列入参考定价体系的药品削价5%。
整理ppt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
目前,我国的药品价格决定包括两种方式,即:政府定价和企业自主定价。
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是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目录的药品和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
整理ppt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
政府定价的方式为:政府制定药品的最高零售价,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机构在不突破政府最高价的前提下,确定实际销售价格。
整理ppt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
政府定价的原则主要有:
生产经营者能够弥补合理生产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
反映市场供求;
体现药品质量和疗效差异;
保持药品合理的比价关系;
鼓励新药研制和开发。
整理ppt
我国药品价格管制政策
凡未列入政府定价范围的药品价格放开,由生产企业自主定价,药品批发、零售单位(包括医院)在企业制定价格的基础上,制定零售价,但零售价不能超过企业制定的零售价。企业自定价格需报省、市物价管理部门审核。
整理ppt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在药品市场上,除了药品的需方和供方之外,政府作为市场主体之一对药品市场施加较强的政策干预。
整理ppt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
政府之所以对药品市场实施较强的政策干预,根源于药品市场固有的特点。药品市场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
1.供方的垄断性
由于这种垄断性的存在,使垄断厂商可以对市场价格进行控制;
整理ppt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
2.药品费用的第三方支付
在实施医疗保险的情况下,病患者的药品费用主要由药品供需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医疗保险机构支付,药品供需双方在药品使用上往往缺乏费用意识,容易导致道德损害。
整理ppt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
3.独特的市场结构
药品市场是由药品的供方(药品生产和销售企业)、病患者、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四方共同组成,四方有各自的利益,而医药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利益上的关联。在这四方经济关系中,医方和制药企业是掌握信息的一方,病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是缺乏信息的一方。一旦医药联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产生不良的经济行为和结果。
整理ppt
政府对药品市场的干预
医药市场的上述特征说明药品市场存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