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宋元时期的城市.ppt

格式:ppt   大小:1,14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宋元时期的城市.ppt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2/3/12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宋元时期的城市.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节 五代宋元时期的城市
城市发展背景
农业
耕地面积扩大
水利事业大发展
推广优良稻种和扩大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
手工业
主要表现在采矿、冶炼、制瓷、纺织、造纸和印刷、造船业等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商业
在商品除三大商业中心外,临安大街小巷也都布满商店
南宋中期宁宗(1195—1224年)初,“都城居民以户计者十一万二千有奇。”以每户4口计,城内11万余户,人口约40万人。若再加上皇室、军队、僧尼及城外四厢人口(四厢人口约10万人),估计全城人口达70~80万之多,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
宋代苏州的建设布局
《平江图》是南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刻在石碑上的一幅图,它把当时苏州(苏州在南宋时称平江府)城市范围、城池、道路、河道、桥梁以及重要建筑物等都相当准确而形象地刻绘在上面,是我国最早的一幅城市规划地图为,我们今天研究宋代苏州城市建设乃至整个古代城市建设 保留了可贵又可靠的资料
城市平面为南北长、东西较短的长方形,东西3公里多,南北4公里多,城墙略有屈曲,共开五门,其中有些门的名字如阊门、娄门、葑门等至今沿用不废,城门旁都有水门,可通船只,城墙外有宽广的护城河
城市道路成方格形,以正对城门的几条比较重要,城内河道密集,与街道一样都是南北、东西的平行直线,常是前街后河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端的北京小平原上,自古就是从中原至北方的交通要冲,是华北大平原通向蒙古高原和松辽大平原几条大路的交会点。同时,北京背后三面环山,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元大都城是在事先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地形测量,然后根据中国传统的规制,结合自然地形的特点,拟定了一个全城的总体规划,并在未进行地面建筑之前,先在地下埋设了全城的下水道,然后才在地面上根据分区布局的原则建设起来的,它的主要设计人是曾经为元朝设计过上都的汉人刘秉忠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元大都的城市规划
大都城的形制为三套方城,分宫城、皇城、大城三部分
皇城设计的中心,并不是大城设计的中心,因为皇城偏在大城南部的西半。而大城的设计,显然是以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为中心开始的。宫城中心恰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这就十分有力地突出了宫城在全城的中心地位
大都城的街道很整齐,由于中心点、外郭城四至及11个城门的位置已经确定,这些对于整个城市街道乃至坊巷的布局,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和唐长安与北宋汴梁城相比,元大都街道并不宽,干道宽度约为25米,街巷(胡同)宽度只有6~7米。
大都城内(皇城以外)的居住区,被道路划分成50个坊。坊各有门,门上署有坊名,但不建坊墙,而是以街道作为界限,是开敞的布局,这与唐以前的坊制名同实异
大都城是元代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商业市场也主要取决于街道的布局和交通条件
在大城之内、皇城之外,东西两面对称地布置太庙和社稷坛两组建筑。至于官府衙署的布置,则较分散,不像唐宋都城那样集中
元大都城的规划与建设
元大都城规划的特点
它把宏伟宫殿建筑群的布置和风景优美的自然景物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北京的气候特点和街巷的划分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些都是非常成功的,也使元大都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继续发展了唐宋以来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优秀传统手法——三套方城、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的布局,并使三套方缄整齐规则地相套,中轴线对称也更加突出,这样把“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地位更加显示出来
元大都的规划建设有一个明显地向封建社会前期城市传统的儒家礼制观念和风格复归的举动,《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如“国中九经九纬”、“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等在大都城中都有充分体现。不仅如此,还把道家思想融入到城市建设之中,如全城只开11个城门,并非都是“旁三门”,北墙正中不开门,只设两门,这是严格按照道家的风水观,避免破了龙脉正脊之气;主要的中央官署也是参照道家推祟的风水理论的“星位”来配置的
宋城市建设特点
都城建设方面,主体部分虽然继续保持着南北朝以来以宫城为中心的传统礼制和“前朝后寝”格局,但在城市坊市制和城厢制上已发生了重大变革:一方面,由于商业发达,大街小巷,店肆林立,酒楼、饭店、茶坊、商店等商业类建筑显著增多,有的城市还出现了侵街现象;另一方面,城门外沿河、沿路地段出现了很多民居、店肆和手工作坊,形成了“关厢”。
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自由度的提高,更多市民参与到城市文化娱乐活动中,因此,城市中出现了很多固定、非固定的文化娱乐演出场所,称为瓦子、勾栏。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望火楼等消防报警系统
在中小城市和随着经济发展而兴起的众多中小市镇中,由于受经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