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川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15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川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cjc201601 2022/3/13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川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川版四年级信息技术集体备课(上)
第一课计算机的存储器
:四川少儿出版社小学生信息技术4年级上册第一课《计算机的存储器》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存储器、存储器的分类及存储器的存储量学会查看计
算机存储存放在已有
倾听、思考
激趣
“我
的文件夹里面的,能不能在磁盘上建
的电
立自己的文件夹,给自己的文件安个

新的“家”呢?
中新
②讲解:在“我的电脑”中新建文件
建乂
夹的方法,强调名称输入时容易出现
倾听
大多数学生没有新建
/夹
错误的情况
文件夹的知识,直接讲
K对
③引入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知识
述效果会更好些
k件
(注意/、要随意改动他人的文件、文
,件
件夹名称)
倾听
卜的
④任务4:完成书上的“想一想、练
w命
一练”
完成任务4
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⑤观察、帮助、指导
①在“我的电脑”中对文件、文件夹
r学生倾听
的浏览、新建、重命名
卜结
②不随意更改他人的又件、又件夹名
知识再现

第三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用法
一、教学内容
四川省少儿出版社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研究”画图”中“颜料盒”及工具的用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画图软件的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改变学会用椭圆和矩形工具的不同
样式画图学会用多边形工具画五角星和多边形
过程和方法:观察事物时注意事物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观察方法
用最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提高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探究、敢于发现的精神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及椭圆、矩形、多边形工具的使用
难点:椭圆、矩形工具不同样式的使用
四、教学准备
作品范例、多媒体网络、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范例P17图3—7电脑音箱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该图的各部分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并演示自己的画法
教师:评价、小结。
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引入在生活中,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如果有更简便的方法,最好采用简便的方法,以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教师:演示简便快捷的操作。
2、学生探索学习新知
想一想、试一试
学生试着完成P13的实验,学习前景色、背景色的改变方法
教师:观察、帮助、指导试一试学生通过看书,学习用矩形、椭圆工具的其它
样式画矩形和椭圆P15图3-4
教师:观察、指导、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统一指导,小结操
作情况
学生:完成P15填表
教师:通过范例作品进行引导,体会矩形、椭圆工具在范例作品中的应用情况
学生:试着用矩形和椭圆工具的不同样式,画一画电脑的显示器
教师:小结完成情况试一试教师:展示P16图3—5提问:请孩子们试着画一画这两幅图,说说你是用什么工具来完成的
学生: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并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小结学生的操作情况讲解多
边形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学生:倾听、学习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布置任务P17分析图画的组成情况<注意快捷简便的方法使用>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P17练一练1、2题
教师:巡视、帮助、指导
课堂小结
小结本课的知识点,评价操作情况,鼓励敢于探索、敢于尝试的孩子。
第四课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
课题安排
课时教学设计思想:修复像片、修改画图是两个与学生实际美术活动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
教材通过两个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奇妙的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同时
又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的现实问题。教师在这节教学中,只需要考虑如何利用好教材,引导孩子去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兴趣、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引领孩
子不断学习和追求新知的原源和动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并掌握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展开讨论、试一试等办法,引导孩子们自己总结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具的使
用方法、步骤及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修复像片、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耐心和细心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是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趣;通过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取色工具和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教学难点:
、彩色橡皮工作的使用;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比较一下,这两幅漂亮的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