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文档名称:

条码基础知识和读码基础知 识-CN.ppt

格式:ppt   页数:8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条码基础知识和读码基础知 识-CN.ppt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条码基础知识和读码基础知 识-CN.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DATALOGIC
条码基础知识读码基础知识
Datalogic 中代表:何常春 手机:**********
条码基础知识
目录
条码结构
条码类别
阅读原理
读码技术
扫描方式
一维条码发展历史
1949 Circular
1962 ACI
1965 Pharma code
1971 Plessey (Library Code)
1972 ITF & Codabar
1973 UPC / EAN (Retail)
1974 Code 39
1980
1981 Code 128
1987 Code 49 (first stacked Barcode)
1988 Code 16k (stacked Barcodes)
1989 PDF 417 (stacked Barcode)
二维条码的发展历史
1989 Datamatrix Code
1989 Maxi Code (UPS Code)
1994 Super Code (stacked Barcode)
1994 QR Code
1995 Aztec Code
Snow Flake Code
静区要求
静区不小于最窄元素(黑条或空白)的10倍
一维条码结构
起始字符
停止字符
数据
起始/停止字符
模块可以比条要宽或窄一些
1个字符
1 个模块
最窄条的宽度 X
1 个元素
3 个元素
3 个元素
一个元素是最小的组成部分
元素–模块
1 个元素
打印质量-对比度
对比度是条与空两者反射率的比值
最小的 PCS值需符合一个标准值
PCS 值= 75%
打印质量
较宽元素与较窄元素之间的宽度比("X").
该比值是通过详细规则制定而定义出来的!
超出该规则之外比值的条码将不能正确输出信号,解码器不能正确的解读信息。
宽窄(W/N) 比的范围为::1 - 3:1
较大的 W/N 比增加安全性
较小的W/N比会占去较少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