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古今经典医桉选金匮概说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24页
概说
历代医家或从理法方药、或从版本、或从文史、或从临证发挥等不同角度对《金匮要略》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医案、医话、医论及文史笔记小说等文献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运用留下的诊治疾病文字资料,其前半部分是案语,包括病人就诊时的症状、患病经过、引发原因及分析病机、提出诊断、列出治法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24页
医案书写体例
后半部分为处方的具体内容。其优点是“当场记”,故一般真实可靠,能反映医家诊治原貌。
第二种,追忆式医案。是医者诊后通过回忆追述的方式写下诊疗过程与效果的医案,又称笔记体医案,或医论体医案。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24页
医案书写体例
这种体例医案的特点为:一是诊治过程及疗效记载得较清楚。二是能较详细地反映医家的学术思想、观点、临床思维、决策过程和辨证用药经验体会。多富启发性,大多有新意,或为疑难危重病案。三是文字连贯、有分析、易读好懂。这类医案又分为:过程式、夹议式、问答式、日记式、讨论式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24页
医案书写体例
第三种,病历式医案。即仿照西医病历格式,按患者、病名、病因、证候、诊断、方法、处方、效果等分项记述。如《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
四、《金匮要略》医案研究方法
五、《金匮要略》医案学习要点
第一,结合《金匮要略》原文及医家学术思想阅读。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医案学习要点
第二,掌握辨识证候的关键点。
第三,揣摩转方心法。
第四,体悟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精义。
第五,掌握读案技巧。
六、《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一)《金匮要略》杂病辨治的基本思维模式
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2.方证相对,辨证与论治相结合
3.审析病机
(二)《金匮要略》杂病辨治思维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动态性原则
3.常变观原则
(三)《金匮要略》杂病辨证思维方法
1.脏腑经络辨证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2.十纲辨证法
3.平脉辨证法
4.抓主症辨证法
5.腹诊辨证法
6.鉴别比较辨证法
7.反馈辨证法
8.时相辨证法
9.体质辨证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四)《金匮要略》杂病治略思维方法
1.治则思维
⑴调衡性治则
⑵有序性治则
⑶适度性治则
⑷个体化治则
⑸预防性治则
⑹审因论治治则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⑺治病求本治则
(8)因势利导治则
(9)顺应性治则
2.治法思维
⑴内治法
⑵外治法
⑶针灸法
⑷急救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⑸食疗法
3.救误思维
(五)《金匮要略》杂病的制方思维
1.类方与合方
2.五味化合
3.相辅相成
4.相反相成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六)《金匮要略》杂病的用药思维。
1.一药多用
2.专病用专药
3.善用药对
4.根据脏腑特性及病证特点用药
5.注意用量
6.善于用利远弊
7.处方用药灵活,随证化裁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七)《金匮要略》杂病的药物制剂、炮制与煎服法思维。
1.制剂
2.炮制
3.煎法
4.服药法
(八)护理思维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124页
《金匮要略》杂病辨治临床思维
,适应生存环境
,尽量减少情志致病的因素
4.注意服药后护理及饮食护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124页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本篇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为基本临床思维模式。对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法和预防等方面,都作了概括性的论述。
病因和病理方面,本篇主要从正邪两方面分外在和内在两大因素来阐述病因。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124页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在治未病方面,首先提出内养正气,外慎邪风,注意三焦腠理、起居饮食的调摄,气候寒暖的护理,情志思虑的适度等,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这是未病前的一般预防;及至已病后争取早期治疗,邪在经络,未流传脏腑,即须医治,以防病邪深入,并说明疾病发展有一定规律,可根据脏腑互相制约关系,先安其未病的脏腑,以防疾病的传变。
在诊断方面,概括地提出望、闻、切诊等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124页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在治疗原则方面,表里同病,须权衡病情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