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影《信义兄弟》观后感
——“人无信不立”
这部围绕着2010年湖北省一起真人真事而改编的一部引人感慨的电影,我被剧中两兄弟的精神感动。春节前夕,建筑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给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发工资,带着现金,顶着风雪驱车往工地赶,不电影《信义兄弟》观后感
——“人无信不立”
这部围绕着2010年湖北省一起真人真事而改编的一部引人感慨的电影,我被剧中两兄弟的精神感动。春节前夕,建筑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给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发工资,带着现金,顶着风雪驱车往工地赶,不料途中遭遇车祸,车上一家四口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一家遇难,心中万分悲痛,从事故现场回来后,他依照哥哥生前秉承“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的做人原则,决定替兄完成未尽的许诺。他不顾别人劝阻,四处筹款,准备在除夕之前把工资送到工友们手中。这时,一直被瞒着的孙水林父母从电视新闻中得知了儿子一家遇难的消息,两位老人虽伤心欲绝,却强颜欢笑,准备着年饭,像往年一样招待工友们。由于在车祸中遗失了账本,东林让工友们凭良心报账,其间钱不够了,母亲拿出自己的储蓄一万元添上去,最后一分钱也不差。信义之举感动天地......
现如今,有一个问题至今还未得到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了。那就是拖欠工资问题。“人无信不立”,这一句喊了千年的话,现在听起来,却越来越迷糊了。到底是社会的进步所致,还是诚信的丢失?我不予评论。但是我想,信义兄弟的故事之所以能感动九州大地,并非是因为中国人的情感泛滥,而应于八个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深入人心的八个字。但是现实的悲剧,由不得我们不相信,诚信正在离我们远去。而电影《信义兄弟》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这信义的赞歌,催人泪下,令人深思。在人群中,我们看见这样两个人
,他们很普通,也和我们大家一样,一年到头奔波劳累,也会像我们一样年底急着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热闹年。然而,天公不作美,灾难总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降临,从没想到会降临在那么善良正义的农民工身上。剧中孙水林说:“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不会欠工人一分钱,不欠一笔良心债”。这是他们二十年来坚守的原则,不欠工人良心债,因为农民工在外挣钱不容易。每一分都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的,工人们外出打工是为了养家糊口,是为了孩子上学,是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他们自己挣的钱不是给自己挥霍,不是为了自己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挣的钱是拿回家把日子过好。他们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照,值得我们整个世界照,值得我们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照。或许像人们说的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如期还款也是很正常很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他们为遵守承诺,为良心奔波,为正义传承,雪夜里的兄弟,如今只剩一人,雪落无声,但他的情谊精神打在地上铿锵有力。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孙氏兄弟的义举无疑是对追名逐利的你我的道德的一种唤醒,他们用良心在我们的心中写下了堂堂正正的“信义”二字,也阐明了什么才是诚信,什么才是良知,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尊敬和品德。再者,或许对于有钱人,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孙水林有钱吗?孙水林,黄陂人,家里上有年过六旬的父母,下还有一个读书的弟弟(后来,为减轻父母压力,也到工地上给人家打工去了),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做装潢工人,也就是木匠。片中有一段,他(这时孙水林已是包工头)为了给农民工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