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pptx

格式:pptx   大小:536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pptx

上传人:1557281760 2022/3/13 文件大小:5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症监护室的感染控制
第一页,共30页。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我国有资料表明,ICU的床位仅占全院床位的5%,患者数不足全院的10%,ICU感染却超过全院医院感染的20%。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IC 1、仰卧位增加了患者细菌吸人和下呼吸道定植的危险性,而半卧位则可预防。故对昏迷患者应定时翻身拍背1次/2h。如无禁忌症将床头抬高30~45°。
2、鼻饲时为防止吸人性肺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鼻饲前要吸净气管内痰液及分泌物,防止吸痰呛咳,引起憋气从而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进食时如无禁忌症可抬高床头90 °。鼻饲完毕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防止食物返流误吸。长期插管鼻饲者应常规对患者进行口、鼻腔护理,每天至少2次。胃管每周更换1次(于晚上拔出,次日晨间再由另一鼻孔插入)。鼻饲用杯、注射器等每天清洁消毒1次。

四加强患者的护理
第十四页,共30页。
3、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的适应症。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每天应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加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的管理,对呼吸机管路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中须使用无菌水,每24 h更换1次。积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倒掉,千万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人工气道吸痰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第十五页,共30页。
二、ICU多数患者应用留置尿管,护理人员应注意预防留置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
(一)插管前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 F,女性宜选14 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第十六页,共30页。
(二)插管时
1.使用0.05%~0.1 %聚维***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2.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第十七页,共30页。
(三)插管后
1.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及集尿袋的接口。如必须打开,打开前后洗手并消毒连接处。
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第十八页,共30页。
6.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用0.05%的碘伏消毒棉球擦拭***及尿道口,男患者用0.05%的碘伏消毒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2次/d。每周换集尿袋2次(周一及周四)定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使用反逆流的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
第十九页,共30页。
7.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应更换导尿管。
8.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9.应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20
第二十页,共30页。
三、 ICU多数患者应用深静脉置管,护理人员应加强预防血管内导管引起的相关性感染。
(一)置管时
1、插管部位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手套,置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2、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首选锁骨下静脉,避免使用股静脉。
3.宜采用2%***己定乙醇制剂消毒穿刺点皮肤。
21
第二十一页,共30页。
4.宜选用内层含有抗菌成分的导管。
5.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二)插管后
1.应用无菌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多汗、渗血患者宜选无菌纱布。
2.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至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应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检查手套,但不能以手套代替手卫生。
4. 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 输入血及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时更换输液器。
7.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 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