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资源环境承载力(1).ppt

格式:ppt   大小:417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资源环境承载力(1).ppt

上传人:相惜 2022/3/13 文件大小:4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资源环境承载力(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资源环境承载力
编辑ppt
主要内容







体研究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探索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又重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主观能动性
指标体系法、状态空间法、系统模型法等
生态承载力
某特定区域的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自我调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涵义较综合,适于宏观层次或较大范围;(“承载体”之一)的供容能力外,更关注生态系统自我维持、调节和抵御外界压力、扰动的能力(生态弹性力,“承载体”之二),所承载的不只是人口数量,而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下的人类负荷(“承载对象”);,或以人口总量、经济规模及发展速度来反映(刻画“承载能力”的大小);;½实证研究更重视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对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间的反馈机制关注偏少
生态足迹法、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法、供需平衡法等
区域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不同尺度区域在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以及区域间保持一定物质交流规模条件下,资源环境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和相应经济社会总量的能力
“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只是强调将其限定于一定区域空间(一个城市或流域等)之内,即“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体”);“开放巨系统”特性;、经济和社会总量(“承载对象”)的承载规模(刻画“承载能力”的大小);,是对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度
状态空间法、指标体系法、系统模型法等
编辑ppt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概况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所著《生存之路》一书,书中首次把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并明确提出区域承载力概念,以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容量。
1960~197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指导的研究小组,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模拟人口增长、工业化、粮食生产、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复杂反馈关系,提出了“零增长”的发展模式。
编辑ppt
1980年代,英国科学家Sleeser提出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新方法:增加承载力的策略模型,该方法基于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义,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的关系变化确定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发展优选方案。
1984年,苏格兰资源利用研究所借助肯尼亚的数据,运用上述方法进行试验性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Arrow等在Science上发表题为“经济增长、承载力和环境”论文,在学界和政界均引起极大反响。
编辑ppt
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虽源自国外,但自1990年代之后,国外对其的专门研究却很罕见,能够发现的极少数研究也是将其在可持续发展文献中仅做宽泛探讨。这除了因为承载力自身受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一致性(主观与客观)特点外,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欧美发达国家自身拥有相对丰富的资源储备,人口压力很小,促使他们更为关心环境的污染问题。对于中国而言,面临着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以及资源整体匮乏的现实国情,积极展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编辑ppt
国内研究概况
随着承载力理论在国内得到深入研究和应用,学者们逐渐发现资源或环境单要素承载力研究存在局限,将资源环境综合起来系统研究,成为承载力研究适应资源环境领域实际变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也是承载力研究能够真正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前行的可能突破点。
编辑ppt
“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的明确出现,主要源自刘殿生对秦皇岛市所进行的研究中而建立。作者将大气、水、土地、海洋生物资源及大气环境、水环境稀释自净能力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环境承载力称作“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它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加权平均法来确定综合承载力值。
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代表学者还有毛汉英,他结合环渤海地区的实际,探究了区域承载力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等,采用状态空间法和系统动力学(SD)模型,分别对区域的承载状况和未来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描述和预测,其中SD模型由经济、环境、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