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6
文档名称:

葛兰镇中华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B册).doc

格式:doc   大小:1,790KB   页数:1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葛兰镇中华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B册).doc

上传人:zl201163zl 2022/3/13 文件大小:1.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葛兰镇中华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B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寿区葛兰镇中华村土地整理项目




(B册)

目录
1工程设计 1
1
1
1

根据项目区生产生活需求,,当生产路纵向坡度为大于6°时,表面应横向拉渡槽,防止路面溜滑,方便人畜行走。

土地平整工程在整个土地整理工程中处于首要位置,是田块、渠道、道路规划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对合理灌排,节约用水,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挥机械作业效率,以及改良土壤、保水、保土、保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田面设计
(1)水田整治
1)水田田面设计
将相邻的不同台面的小田块归并为大田块,归并零星地块,整理田边地角闲置地。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条田规格宜为5亩~10亩,长度50m~120m,宽度为机械作业宽度的倍数;根据实际调查条田整治区域有效土层均在50cm以上。
条田土地平整工程量计算分为理论计算值和实际优化值,理论计算值是根据理论计算得出的工程量,实际优化值为根据条田实际情况优化而来的工程量。
理论计算值如下:
①条田整理工程施工分以下八个程序进行:
a、挖除田埂,将拟进行田块归并的田块内田埂挖除,运到指定地点堆放;
b、表土剥离,在指定条田区域内,对拟合并的其中一个田块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为20cm,剥离的表土堆放在临近地块内,由于堆放时间短,对临时堆放对堆放高度、形状不做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c、深层土方移动,将挖方区域的土运至填方区域,并进行平整;
3
d、修筑田坎,先进行夯填土,新建田坎采用土质田坎。根据实际情况每条田坎设置1处放水口,修筑好的田坎具有囤水功能。
e、犁底层重构,待挖方完成后需采用机械对挖方区域进行压实后再进行表土回填;
f、田块翻耕,表土回填完成后需对田块蓄水侵泡2-3天,采用旋耕机对田块进行翻耕打浆,对打浆后的田块需沉淀1-2天,使泥浆沉淀至犁底层将空隙填充以提高田块保水能力。
g、对相邻田块实施合并,首先进行表土剥离,剥离的表土覆盖至上一个田块,作为上一个田块的表土回填,再进行本田块的深层土方移动,使条田内部平整;
h、以此类推,对其他田块进行实施,实施最后一个田块时,在平整以后将第一块的表土运回进行表土回填;
以下为条田整治工程量理论计算公式:
注:假定待整理条田区域中最低田块的高程为0, h1、h2、……hn为平整前各分散田块的相对高程,h0为田块归并平整后新田面的高程。s1、s2……sn为平整前各分散田块的面积。v1为田块归并平整所需的挖填土方量,v2为田块归并平整前剥离表土的方量,s为各分散田块的面积总和即为翻耕面积;
②实际优化值:
在理论计算值基础上,根据条田区域各田块的实际情况可进行工程量优化处理。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工程量优化:
4
a、田块实际相对高差值与理论计算施工后相对高差值相差在±3cm以内,可不动工。
b、经理论计算挖方深度≤,只需表土移动,移动后进行翻耕松土。
c、对挖方深度≧。
d、本项目表土剥离方式采用剥覆同时进行的工序,由于条田整治区田块连续,田块平整时表土剥离和表土回填一次完成。因此,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存在表土回填,占表土剥覆量的10%。
e、实际施工时根据归并田块的实际情况,选择表土剥离最少、土方移动最少、运距最短的施工方案。
表土剥离与回填设计
(2)条田整治区表土剥离与回填设计
在指定水田整治区域内,对拟合并的其中一个田块表土进行剥离,剥离厚度为20cm,,则不进行表土剥离,直接进行土方移动。剥离的表土堆放在临近地块内,由于堆放时间短,对临时堆放的高度、形状不做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表土剥离采用推土机推土,推土距离由田块面积大小确定,本项目规划条田面积为5~10亩(个别田块受地形条件影响除外),宽度为30~80m,田块长度为50~100m,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到条田深层土方移动平均运距为20~30m,表土剥离的平均运距确定为20~30m,机械采用74kw。
表土剥离与回填按照上述土地平整施工工序进行,将土地平整区划分为多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实施过程中,先将第一块实施的田块表土剥离堆放至附近田块,再进行深层土方平整,实施下一块田时将表土剥离覆盖于上一块田,以此类推,最后实施的田块内将无表土覆盖,此时将第一块田的表土转运至最后一块田,如此完成小区域内的土方平衡。
水田犁底层重构设计
5
在水田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