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ppt

格式:ppt   大小:1,664KB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3/14 文件大小:1.6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33页
*
*
第一节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
第一单元 系统脱敏法
基本原理:肌肉松弛的放松与焦虑、恐惧之间的交互抑制。由精神病学家沃尔普创立。
运用程序:
第一步,学****放松。直接放达到诊室训练后的水平和状态。
现在学****的是第8页,共33页
*
*
第五单元 生物反馈法(3)
临床常用的生物反馈仪的分类
1、肌电生物反馈仪
2、皮肤电反馈仪
3、皮肤温度生物反馈仪
4、脑电生物反馈仪
5、其他
注意事项
1、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P86。
2、需要求助者主动参与。
现在学****的是第9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1)
含义: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特点:
1、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2、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3、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和行为上的改变;
4、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现在学****的是第10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2)
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运用程序:
1、建立咨询关系:咨询师,诊断者和教育者,求助者,主动学****者
2、确定咨询目标: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形成的认知过程
3、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技术
   提问:由咨询师提出特定问题,引导对方将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
   自我审查: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这些看法进行细致体验和反省。
4、检查表层错误观念:建议、演示、模仿
   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主语要具体化,表语要能够被客观评定。
6、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7、巩固新观念:认知复****br/>现在学****的是第11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3)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其代表是应对技能学****程序
原理:通过学****如何矫正认知“定势”来获得更有效的应对压力情境的策略。
具体程序:
1、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境;
2、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3、教给求助者觉察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4、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5、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现在学****的是第12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4)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其代表是应对技能学****程序,其具体应用是压力接种训练。
压力接种训练的三阶段模型
1、概念阶段:帮助求助者了解在压力情境中,认知和,情绪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开放性日记记录自己的情感、想法和行为,了解自我内部陈述,进行自我监控。
2、技能获得和复述阶段:接受放松训练、社会技能训练、时间管理指导和自我指导等技能训练;用新的语句替代旧的自我陈述。放松既是躯体状态也是精神状态。
3、应用和完成阶段:迁移到现实生活之中。实践、后续或加强治疗。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5)
贝克的认知疗法:贝克认知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共同感受:指人们用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工具。实际上是知觉和思维的过程。
自动化思维:人们在使用共同感受这一工具时,常常因不加注意而忽略了知觉和思维的认知过程,因此,许多判断、推理和思维显得模糊和跳跃,很像一些自动化的反映。这样,思维过程中一些错误观念也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惯而被保存下来,使个体自身对这些错误的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
规则:是个体在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遵循的一定的准则,它们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得的社会认可的行为准则。个体依据它们评价过去,预期未来,并用来指导现在的行为。贝克指出,如果个体不顾客观条件,过分按照规则行事,也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行为。
   总之,如果个体不能正确运用共同感受、对自动化思维不能加以内省、过分按照规则行事,都会造成认知歪曲,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33页
*
*
第六单元 认知行为治疗(6)
贝克的认知疗法:贝克认为可以导致系统推理错误的认知歪曲
1、主观判断:没有支持性或相关根据就做出结论;
2、选择性概括:根据一两件事或细节就做出结论;
3、过度概括:将偶然事件得出的一种极端信念不适当地运用到不相似的情境中;
4、夸大或缩小:用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5、个性化: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外部事件与自己相连;
6、贴标签或错贴标签:根据过去的缺点或错误来描述和定义某人的本质;
7、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黑或白、是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