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除法的初步认识.doc

格式:doc   大小:7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除法的初步认识.doc

上传人:wltawn 2022/3/14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除法的初步认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在详细情境和理论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例1、例2。
[教学目的]
1.在详细情境和理论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和实际生活的联络,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讨论分配方案,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用1号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 (每人同等数量的橘子).
(2)每人分到几个橘子?为什么要这样分?互相说一说。

①每人分得不一样多。经过讨论、交流,重新均等分配。
②把全部橘子分完,每人分得同样多。
③只分了一部分橘子,但每人分到的是同样多的。
(3)学生汇报分配情况,展示分配结果,并说出理由。
(4)老师小结:像这样,每人分到同样多的橘子,你知道数学上把这种分法叫什么吗?
提醒课题──平均分。
2.举例,感知生活中的平均分.
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平均分?
师小结:看来平均分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3.理解“份数"的含义。
(1)这里有一些桃子,看一看是不是平均分的?。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比较.(多媒体显示)
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假设平均分成3份,你会分吗?试一试。学生在题纸上分一分、画一画,然后互相交流。
(4)学生展示分的结果,并进展评价。老师指导学生以合理、正确、美观为评价标准。
师:其他小朋友也想展示一下你的成果吗?把题纸举起来给大家看看。
5.考考你.
(情境)刚刚,大家帮明明平均分好了橘子,明明很感谢大家。如今他想把8块糖平均分给4位朋友,应选择哪种分配方法呢?多媒体显示以以下图:(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手势选择,并说明理由。
师:第(3)种分法每份都是4块糖,是平均分,为什么不选择这种分法呢?
组织学生讨论:你觉得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平均分成几份。
二、动手操作,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明的爸爸研究、种植的神奇树结果子啦!(多媒体显示神奇树)。(精品文档请下载)
明明为了感谢大家,特意摘了许多,让我分给大家。想要吗?就在2号袋中。为了使大家都能得到不同的水果,要求:(精品文档请下载)
(1)请你把2号袋中的水果平均分给你们组的每一个人。想想怎么分?
(2)动手分一分。分完后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