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一般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
《手指》教学设计及反思
设计意图:
《手指》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的语言浅显易懂,一般学生都能读懂文意。根据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理解——品读——练笔”三大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品味作者的语言和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所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
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
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启示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讨论交流: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过(《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是受到什么样的启示
2、师小结:学了这组课文,同学们都有所感,有所思。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
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
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比如
我们每一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
5课《手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手指是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写的。(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读读认认,加以理解。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
顺序和方法。
三、指读文中生字词。
四、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件出示)
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具体写
___________
,最后总结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
五、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六、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哪根手指的性格最像你或班级里的同学最像你的或他人的手指的那一段多读几遍。
(二)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或他人最像哪根手指
(三)学生说想法,说理由,结合朗读课文,随机交流,体会不同手指的不同性格和作用。
1、大拇指:
1)性格:最肯吃苦。
2)重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