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10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6/11/21 文件大小:1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摘要】居住区绿化是最接近居民的园林绿地,绿地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本文从居住区绿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居住区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建附属绿地、宅旁绿地和道路绿地的设计原则及其注意事项,为城市居住区绿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居住区绿化;宅旁绿地;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能改善环境,还能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等功能。居住区植物配置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植物生态要求及功能要求和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其次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创造复层结构,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1]。,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居住区植物景观的发展已有明显的提升,绿地中的植物数量和种类上都有明显的提高,但对美化以及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发展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导致单位面积植物的群落密度过大;在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上考虑到色彩和形式的丰富,但依旧在美感度上效果不佳。具体主要表现为:(1)居住区绿化中常用树种占园林绿化树种的比例较小,且部分树2种出现频率极高,居住区绿化在树种组成上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缺少丰富的组合和变化。(2)居住区绿化的单位面积上乔灌比例过高,群落密度过大以及对新疆乡土树种、野生观赏植物的开发利用率过低。(3)居住区植物景观自然化程度不高、色彩不够丰富,不同绿地类型植物景观形式变化单一、缺乏特***与吸引力。(4)道路绿地由于在居住区中所占的空间比例少,绿化面积受限等原因,物种多样性指标最低,其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得不到重视,以致植物种类较为单调,且分布集中、优势度高,尤其是灌木层的物种搭配较少,影响其整体群落生态功能的有效性与稳定性。(5)藤本类植物种类严重缺乏,垂直绿化尚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难以提高小区的绿化覆盖率。(6)冬季植物景观严重缺乏,冬季大部分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的枝干,呈现出一片灰暗的景象,使人感到冷清而单调。因此在设计居住区植物景观时,应结合不同类型植物景观有针对性改造。,主要为居民提供户外休憩、活动、娱乐场所,因此,种植模式设计应营造优美的自然景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绿地面积应占其总面积的60%以上。将种植模式类型设计在3中心,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多种活动需要,充分发挥种植模式生态效益[2];公建附属绿地是相对较为独立的场所,植物配置往往较为丰富,人工痕迹明显,植物景观应整齐,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居住区中的公共建筑较少,也较为固定,公建附属绿地营造景观时要在以观赏为目的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休憩场所,在植物配置及色彩搭配上要有一定的新意,突出特有的景象;宅旁绿地要满足居民就近休息、交往、活动需要及降温增湿、安全、防护效应等生态要求。在种植模式设计中,既保证景观通透,又要保证楼间通风、日照配植方式采用自然式栽植,并主要由植物群落中不同层次的植物构成某一特定的季相变化及景观序列,从而使种植模式设计在楼间绿地独立构成完整的园林景观[3]。同时注意若楼层较高,应考虑提供鸟瞰效果,植物配置用花境形成观赏图案,使高层俯视也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居住区道路将居住区各类用地联系起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