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接天莲叶无穷碧——咏荷叶古诗词赏析.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接天莲叶无穷碧——咏荷叶古诗词赏析.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3/14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接天莲叶无穷碧——咏荷叶古诗词赏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接天莲叶无穷碧——咏荷叶古诗词赏析
接天莲叶无穷碧
——咏荷叶古诗词赏析
川 雪荷花荷叶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接天莲叶无穷碧——咏荷叶古诗词赏析
接天莲叶无穷碧
——咏荷叶古诗词赏析
川 雪荷花荷叶是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荷花不仅仪态万千,香气诱人,荷叶也很美。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赞美荷叶的佳作。
晋代诗人张华的《荷》诗,状写茂密繁叶:
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
问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
唐代诗人人郭震《莲花》一诗,生动地勾勒出荷花荷叶顺乎自然、不假雕饰的风度: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诗的前两句写荷花,后两句写荷叶,形象优美。雨后荷叶上的水珠就像璧玉盘上的水晶一样晶莹剔透,连湘妃娥皇、女英也临池欣赏。
唐代诗人刘挚《湖上口号》写到:
绿荷深不见湖光,万柄清风动晚凉。
莫恨细葩犹未烂,叶香原是胜花香。
“叶香原是胜花香”,诗人认为荷叶的香味胜过荷花的香味,表达了对荷叶的极度喜爱之情。
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莲叶》也写得很动人: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在春蒲。
赞美了莲叶根美如玉、叶承露珠的美好形象。
再看宋代诗人欧阳修的《荷叶》: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将荷叶护花、荷花贴水映日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上片,写雨后荷叶,生动传神: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被王国维誉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诗歌以雨后荷花为描绘对象,三言两语,便使雨后荷塘的美景一一尽现。
上片写醒后之所感、所闻、所见。“叶上初阳干宿雨”三句是词中的重点,是词人来至户外之所见。“初阳,接“晴”,“宿雨”承“溽暑”。荷叶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进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体化了。“宿雨”的被蒸发、被晒干,不仅在点染“晴”字,同时还扣紧“溽暑”这一季节特点。这句很象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是“叶上”一句的扩大。作者把镜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之,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