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8
文档名称:

抗菌药物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ppt

格式:ppt   大小:3,335KB   页数:5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菌药物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5 文件大小:3.2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菌药物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抗菌药物及特殊管理药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现在学****的是第1页,共58页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现在学****的是第2页,共58页
随着抗菌药物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了诸多不2 种以上复数菌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或泛耐药菌感染。
现在学****的是第11页,共58页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指征
,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某些侵袭性真菌病;或病原菌含有不同生长特点的菌群,需要应用不同抗菌机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联合用药时剂量可适当减少,但需有临床资料证明其同样有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 2 种药物联合,3 种及 3 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亦可能增多。
现在学****的是第12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不宜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药联合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而非任何时间可能发生的感染。
现在学****的是第13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
。可以治愈或纠正者,预防用药价值较大;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纠正者,药物预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
: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现在学****的是第14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原则
(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①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
现在学****的是第15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污染手术(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部位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通常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Ⅲ类切口):已造成手术部位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感染手术(Ⅳ类切口):在手术前即已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术后继续,此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现在学****的是第16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给药方案
: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 ~1 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万古霉素或***喹诺***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 1~2 小时开始给药。
现在学****的是第17页,共58页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手术时间较短(<2 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给药一次即可。如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 2 倍以上,或***出血量超过 1500ml,术中应追加一次。清洁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心脏手术可视情况延长至 48 小时。清洁-污染手术和污染手术的预防用药时间亦为 24 小时,污染手术必要时延长至 48 小时。过度延长用药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且预防用药时间超过 48 小时,耐药菌感染机会增加。
现在学****的是第18页,共58页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
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性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应控制使用。
现在学****的是第19页,共58页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及分级管理
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