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敬畏自然说课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2页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把七至九年级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段。八年级下期继续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习兴趣。
3.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
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2页
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难点: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2页
二、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第一点就是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进行适量变化,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及较高的注意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2页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大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一直享受着他的恩惠,在她怀中壮大,高天流云、小桥流水、大漠孤烟、黄河落日无不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破坏了自然,自然母亲已伤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尘,污浊的空气,脱皮空腹的山峦,日渐枯竭的水源……甚至就在此时,人类还在高喊着我要征服你!看看下面这段视频,你又会有怎样地感受?
[创设意图:用多媒体播放日本3·12大地震伴随海啸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愿望,为课文理解营造一个情感氛围。]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2页
第二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本课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形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要“敬畏自然”,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2页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2页
:
近几年来,各国大小地震不断,前几天又通过媒体亲历了日本3·12大地震伴随海啸的触目惊心的场景,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威力已不再陌生。但八年级学生无论从语言还是思维都处于一个有待发展阶段,他们对文章思辨性、哲理性的语言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2页
(1)学生特点分析: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2页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述文章;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部分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2页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2页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教学程序:
导入讲授内容
得出知识点
讲解例题、能力训练
讨论思考、总结结论
知识延伸
板书
布置作业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2页
(1)由创设情景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2页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2页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2页
设想:
1、课本迁移,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