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专科护理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科护理方案.docx

上传人:zhuwo11 2022/3/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科护理方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附件5
专科护理方案
一、外感热病护理方案
外感热病是指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 现的疾病。临证表现可有身热、头痛、身痛、身重,因感邪部位不同可有咳嗽、 咳痰,或者腹痛、尿痛等相应的症状,舌可红、绛红般认为,%,%。 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
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 特别是
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最好测肛温、如测腋温,需测量侧停止物
理降温半小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 的测量不易在50分钟内进行。
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 宜。
: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 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起消瘦、衰弱和营 养不良。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 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 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 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 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 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 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2、饮食护理
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 体温
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 品、鱼类、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食欲好可给鸡、鸭、 牛肉、鱼、猪肉、蛋、牛奶和豆类等。
发热病人应遵循的饮食原则: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 耗也增加,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增高13 %。肌肉兴奋性减低,胃肠 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 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合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 复具有重要作用。
发热病人的饮食安排原则如下:(1)供给高热能、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 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 饭。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豆浆、蛋花汤、稠米汤、绿豆汤、藕粉、鲜果汁、去 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 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 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 ***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 米汤、绿豆汤等。(3)忌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 (芥末、辣 椒、胡椒等),并限制油腻的食物。(4)宜采用少吃多餐制,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
7次,半流质每日进食5〜6次,软饭每日3〜4次,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 还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疾病恢复。
3、用药护理
、 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 热证(实热证、热夹湿证、热盛伤阴证):遵医嘱口服复方清热颗粒等,中 药汤剂宜温热服用,加强药效,药后避免当风受凉,高龄老人避免呛咳。
4、 情志护理
做好精神调护,解除恐惧焦虑心理,阐明七情与疾病的关系,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发热期病人心情恐惧、紧张、不安、烦躁;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会有 一种害怕心理。此期的心理护理要点下:1 •安抚病人;2 •满足病人的需要3•解 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护士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并鼓励多饮,补足 大量水与电解质,以防发热大量出汗后的虚脱,并可解除病人的烦渴。 4 •常去
看望病人;5 •向病人做解释工作;6设法增加病人的舒适;•特殊照护:对于躁 动、幻觉的病人,护士应从旁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由于发 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是必要的;
5、 并发症护理
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 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 切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 用退热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