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读《泛舟诲海》有感.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泛舟诲海》有感.doc

上传人:湘云 2022/3/15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泛舟诲海》有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泛舟诲海》有感
 读《泛舟诲海》有感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本月,我阅读了傅东缨的著作《泛舟诲海》。书中提到,“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读《泛舟诲海》有感
 读《泛舟诲海》有感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本月,我阅读了傅东缨的著作《泛舟诲海》。书中提到,“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的确,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延伸至精神生活的根。当我们用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蹲下来聆听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脚步声,学生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会驶向成功的港湾。作为一名踏上教师工作岗位才一年多的新老师,阅读《泛舟汇海》时,自始至终,我都觉得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读完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有一下几点:
  
  一、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心灵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一颗爱的种子,它会长成一轮红日,种下一个崇高的理想,它会化作一叶风帆。只要有阳光和雨露,世界就永远充满希望。学生是发展着的独特的工作对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是师生之间心灵交汇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课堂上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个信赖的目光,一个温柔的微笑,几句温和的话语,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在学****和生活上的不竭动力。而在课外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踢毽子,一起跳大绳,一起打球……与他们打成一片,以朋友的姿态和他们交谈,共同挖掘生活中、学****中的问题,便能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我深刻记得书中的一句话:“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我想,踏上工作岗位仅仅三个月,我已经看到了其中的美丽,并体味到一种满足与幸福。
  
  二、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感。
  
  教育就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教师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泛舟诲海》里有这样一段话:“教师的示范性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内化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泛舟诲海》中出现最多的话就是“对心灵穿透力最强,对精神作用力最大,对人生影响力最久的教育,莫过于自身竖起榜样的路标。”在辛勤的耕耘中,教师会成为学生们最信任的人,成为学上门最依赖的人。让爱做主,用心去教育学生;为爱忙碌,便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三、创设和谐氛围,让特殊学生在充满爱的集体中成长。
  
  “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的心灵中。”读到《泛舟诲海》中的这些话时,我内心深刻地感到:只有满怀爱心,才能用汗水换来满园春色、桃李芬芳。
  
  教师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无疑是雪中送炭,能温暖人心。当天气变冷时,及时督促学生加衣服;了解学生的特殊状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样学生能体会到老师的温暖,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