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长,前面的人也许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憧憬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本阶段培训中我们听到了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索、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安振平老师的有效提问,也从多方面给我们讲解了提问的艺术。主要是通过商量的形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难题。并结合课例组织设计提问,引导商量其有效性,了解设计课堂提问应留意的问题,把握有效提问的策略。
再就是省教科所李兴贵老师给我们讲的“对当前课堂教学出现问题的思索〞,李兴贵老师主要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当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三个方面谈了他的思索,最终设半个小时互动时间,各位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困惑,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在共同探讨中,每位在做的骨干教师,都主动发言,参与商量,这也是我求之不得的课堂气氛,李老师的思索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学问和做学问的方法,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喜爱工作,喜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厉 地思索如今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仔细地思索将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培训学习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如何进行学问更新
“学问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阅历是财宝,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阅历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学问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学问的缺乏,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学问的缺乏。缺乏学问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阅历,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阅历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进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加学生的讨论。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敏捷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担心。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加〞呢?应当创设情景,奇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商量、质疑、沟通,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加的主动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进展。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渐渐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敞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久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