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doc

格式:doc   大小:60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doc

上传人:朱老师 2022/3/15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与教学论
2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
王本陆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序言
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现象、问题、规律。
〔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与选修课。
A必修课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学****的课程。
B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学****的课程。
7
9. 影响课程开展的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A社会对课程开展的影响。 a学制。
B儿童对课程开展的影响。 b课程传统。
C知识对课程的影响。 c课程理论。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1.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2.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3.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4.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
A学****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C学科的开展需要
8
5. 确定课程目标的根本环节:
a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b分析课程目标的根本来源.
c选择课程目标的根本取向。
d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6. 课程内容是指:为了促进学生的开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的教育材料。
7. 课程内容有三种根本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B课程内容即当代生活经验。
C课程内容即学****者的经验。
8. 课程内容选择的原那么:
A注重根底性 B贴近社会生活 C尊重学生经验 D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9. 施瓦布把学****者、教师、教材、环境看做课程组织的四大要素。
古德莱德把课程要素划分为范围、连续、序列、整合四个方面。
10. 课程内容组织的原那么:
A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学科、学生兴趣与开展、社会问题、混合四取向〕
9
B处理好垂直组织水平组织的关系。
C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D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11. 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根本原那么:
A根底性原那么 B时代性原那么 C实用性原那么 D综合性原那么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1. 课程实施是课程编制的必要环节,是验证和开展课程的重要形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阶段和有机组成局部。
2. 课程实施的根本取向:A忠实取向 B适应取向 C创生取向 D得过且过取向。
3. 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
策略:A自上而下策略 B自下而上策略 C自中而上策略
模式:1领导--障碍过程模式 2研究--开发--传播模式 3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4. 为什么说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A这是由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决定的。
10
B这是由课程实施的目的和学生开展的复杂性决定的。
C这是由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和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5.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实用性、明确性、相对优越性〕
2课程变革的民主化程度。
3教师培训。 4评价的配套改革。 5各种外部因素的制约。
6. 课程评价的含义:对课程编制全程各环节,各种因素的价值判断过程。
7. 课程评价的功能:
A导向标准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鼓励改良功能
8. 课程评价的类型:
1决策性、研究性、和工作性评价〔按目的分〕
2自评价与他评价。
3诊断性、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4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5单向评价和综合评价。
9. 课程评价过程的五个步骤:
12
A确定评价目的与对象
B分析评价目标、确定评价准那么和指标。
C搜集评价资料。
D处理、分析资料。
E做出判断报告结果。
10. 课程评价的对象:
1课程方案评价 2教学大纲评价 3教科书评价
11. 几种西方课程评价模式简介:
1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2CIPP课程评价模式 3CSE评价模式 4目标游离模式 5应答模式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
1.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