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格式:ppt   大小:2,432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上传人:aena45 2022/3/16 文件大小:2.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八章
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中国确实立
1
内容提要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具有中国特点
2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新民主主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开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生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15
1953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两次修改?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提纲?
16
第一,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力量比较强大,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根底。
关于财经根本统一的决定
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内外条件
陈云
17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根底。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宣言上签字
18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五〞方案的编制与实施:
1951年着手编制,历时四年,五易其稿,到1954年9月根本确定下来。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方案规定:集中主要力量开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根底;相应地开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保证在开展生产的根底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
19
成就:三大工业基地
沿海基地:
东北基地: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沈阳大型轧钢厂
沈阳飞机制造厂
北京电子管厂
西北基地:
新疆、青藏、川藏公路
宝成铁路
20
21

农业合作化任务的提出
毛泽东指出:既然西方资本主义在其开展过程中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气动力机械、而依靠工场分工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那么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去动摇私有根底,也是可行的。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指出,中国农民在土改根底上所发扬起来的生产积极性,集中地表现在两种积极性上,即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劳动互助的积极性。党要“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那么,开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22
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
过渡
形式
所有制
经营
方式
分配
方式
性质



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
统一经营集体劳动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土地及牲畜大农具私有有较多公共财产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
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
半社会
主义



个体所有、有少量的公共财产
个体经营
经营所得
社会主义萌芽
23
第一,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开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
第三,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
那么,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
方法。
第四,始终把增产作为衡量
合作社办好的标准。
第五,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
造相结合。
农业合作化的根本方针
互助组向农业合作社学****了解耕牛入股情况
24
中国农民正是因为办合作社能够增产受益,从而深深地体会到只有合作化、集体化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真正出路,这是当时合作化运动能够得到广大农民支持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农民选择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因。
1955年,毛泽东撰写《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
25
农业合作化的开展和根本完成
全国入社农户比例图
%
到1956年底,,其中高级社会需54万多个。%,%,农业合作化根本完成。
从1953年到1956年,农业生产力不断开展,全国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农民安居乐业,生产有所开展,生活有所改善。中国农村在开展稳定的气氛中完成了从几千年的分散个体劳动向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进步。
视频:农业合作化
26
27
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推进手工业合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