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2页
第一节 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
一、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2页
第二节 环境与疾病
一、地方病
当机体受到损害而代偿能力相对较强时,机体还会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不表现出疾病的临床症状,这时若环境致病因素停止作用,机体便向恢复健康的方向发展。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2页
但人体的代偿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环境致病因素继续作用,代偿功能逐渐发生障碍,机体则以病理变化的状态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
因此,从医学的角度来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一般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临床症状明显期及转归期.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2页
(三)、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1、毒物的侵入和吸收
a、经呼吸道吸收
b、经消化道吸收
c、经皮肤吸收
2、毒物的分布和蓄积
3、毒物的生物转化
4、毒物的排泄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2页
(四)、影响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
1、剂量
2、作用时间
3、多种因素联合作用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
独立作用
4、个体敏感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2页
第 三 节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急性危害
(二)慢性危害
(三)远期危害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2页
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一)急性危害
(二)慢性危害
(三)远期危害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2页
(二)慢性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
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慢性危害
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吸烟的危害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2页
(三)远期危害-“三致”
1、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
2、致畸作用
致畸作用是指作用于妊娠母体,干扰胚胎的正常发育,导致新生儿或幼小哺乳动物先天性畸形的作用。
3、致突变作用
致突变作用是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作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2页
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是一个典型的药物导致胎儿畸形的例子。
当时一家西德药厂生产了一种治疗早期妊娠反应的新药,有很好的止吐作用。许多有呕吐反应的早期妊娠妇女,服用此药后,可迅速把妊娠反应性呕吐停住,因而取名为“反应停(沙利度胺 )”。
由于止吐效果显著,颇受早孕妇女的欢迎。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在十几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内,成为非常畅销的药。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2页
但是随后不久,这些国家内不断出生了许多没有胳膊也没有腿的海豹样新生婴儿,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 。!这其中,有将近4000名患儿活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在联邦德国和英国已经停止使用反应停的情况下,在爱尔兰、荷兰、瑞典、比利时、意大利、巴西、加拿大和日本,反应停仍被使用了一段时间,也导致了更多的畸形婴儿的出生。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2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2页
现已知孕妇禁用或慎用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有:抗肿瘤药物,性激素类药物对胎儿可产生生殖器官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孕妇用己烯雌酚可使她的女孩年长后发生阴道腺癌。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不仅可使胎儿畸形,还会影响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催眠镇静药如安定、利眠宁、眠尔通等早期妊娠时持续用药,可有引起小儿唇腭裂的危险。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也可引起腭裂及骨骼畸形。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2页
孕妇禁用的中药:
巴豆、铅粉、水银、大戟、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蛇虫、蜈蚣、土牛膝。
慎用的中药
大黄、附子、红花、桃仁、肉桂、半夏。
禁服的中成药
牛黄解毒丸,大、小活络丹,跌打丸,紫金丹,开胸顺气丸,十滴水,失笑散,苏合香丸,复方当归注射液,风湿跌打酒,舒筋活络丸等。
慎用的中成药
牛黄上清丸、霍香正气丸、防风通经丸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2页
了解环境激素
当人类进入21世纪时,有一类毒性物质悄悄遍布了全球,并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体中都有了微量分布。这类物质叫做环境激素,也叫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是一类污染在环境中的人造化学品,却具有类似生物体内激素的性质,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在血液中循环,在脂肪中积累,引起生物体中自身荷尔蒙被扰乱。环境激素在地球上广泛污染的现象引起了环境科学家们对人类存亡问题的极大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