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

格式:ppt   大小:2,908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16 文件大小:2.8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2页
(三)环境质量基准(Envionmental Quality Criteria)
指环境因素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术的应用(如:紫露草微核方法)
7.污染量指数法(IPC)
IPC
污染级别

Ⅰ级,清洁大气
~
Ⅱ级,轻度污染
~
Ⅲ级,中度污染

Ⅳ级,重度污染
以分析叶片中污染物含量为基础监测大气污染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为:
KIPC = CM / CC
Cm:监测点指示植物某污染物的含量。
CC:对照样点中同种植物叶片中污染物的含量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2页
8.大气污染的综合生态指标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2页
(二)植物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判别大气污染和其他因素(冻害、病虫害、肥料不足、农药药害等)所造成的危害,大致有以下一些途径。
1.调查污染源
3.观察植物受害方式
2.观察叶片受害症状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2页
(三)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测定
1.测定方法
(1)沉降平皿法:将盛有琼脂培养基的平皿置于一定地点,打开皿盖暴露一定时间,然后进行培养,计数其中生长的菌落数。实验认为,暴露1 min后每m2培养基表面积上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0.3 m3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
(2)吸收管法:利用特制的吸收管将定量空气快速吸收到管内的吸收液内,然后再用吸收液培养,计算菌落数或分离病原微生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2页
(3)撞击平皿法:抽吸定量的空气,快速撞击在一个或数个转动或不转动的平皿内的培养基表面上,然后进行培养,计数生长的菌落数。
(4)滤膜法:使定量空气通过滤膜,带微生物的尘粒会吸着在滤膜表面,然后将尘粒洗脱在适当的溶液中,再吸取一部分进行培养计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2页
2.空气污染的微生物学评价指标
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数是测定空气卫生状况的敏感指标,它们可以评价空气的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卫生状况。一般认为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超过500—1 000个/m3以上时,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2页
二、水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
(一)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1.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
一般选用间接指标即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作为代表,常用肠道正常细菌在水中的存在及数量情况作为粪便污染的指示。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直接检验水中的病原菌。常以大肠菌群检测。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2页
(1)水污染的细菌学指标:我国现行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细菌总数1 mL自来水不得超过100个;大肠菌群数每升水中不得超过3个。 如在1 mL水中细菌总数为:
10~100个为极清洁水;
100~1 000个为清洁水;
1 000~10 000个为不太清洁水;
10 000 ~100 000个为不清洁水;
>100 000个为极不清洁水。
水样采样时必须无菌操作,并保证运送、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2页
(3)细菌总数的测定——平皿法:
细菌总数是指1 mL水样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24 h,计数所生长的菌落数,可以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程度。是检验水体是否污染的标志之一。
①检验步骤:
无菌条件→用灭菌移液管吸取1 mL充分混匀适当稀释的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再注入约15 mL已融化并冷却至45℃ 左右的培养基→旋摇平皿,充分混合水样与培养基,每一水样作两个平行。
倾注普通培养基15 mL于另一只灭菌的培养皿中作空白对照→待培养基凝固后,放人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h后进行菌落计数。
两个平皿中的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得1 mL水样中的细菌总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2页
②菌落计算方法与报告方式:可用肉眼观察或放大镜检查、记录各培养皿的菌落数→求出同一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各种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如下:
a 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者进行计算。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即以此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b 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应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少的菌落总数。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2页
c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d 若所有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