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血液(质 量)循环支:
三 人体功能支:
右心房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肺动脉
体动脉
肺静脉
体静脉
体毛细血管
肺毛细血管
心脏-血泵(最终动力);直接动力-动脉血压;
2022/3/16
1
胞体-全无式; 收缩 舒张交替 不强直;
肌质网不发达(对细胞外钙依赖性强)
‘钙触发-钙释放’ →兴奋-收缩耦联
心动周期及时间分配:
律齐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对称性 周期性)
收缩 舒张
比较 抽象与概括
2022/3/16
7
房室瓣关闭 S1
动脉瓣开放
室内压最高
A
V
V
V
A
A
心室收缩
(泵血)
心室舒张
(抽吸)
等容收缩期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等容舒张期
快速充盈期
减慢充盈期
(房缩期-血流进一步充盈心室)
左心-高压循环;右心-低压循环;
6-7 : 1
动脉瓣关闭 S2
房室瓣开放
房室瓣关闭 S1
收
缩
期
舒
张
期
(惯性射血)
2022/3/16
8
心输出量 = 搏出量 × 心率
心指数:心输出量 /m2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舒末期容积
心 缩 力
前负荷
后负荷
V回流量-心舒末期容积
大动脉血压
神经
体液
调节
心交感N
E NE
Ca2+
心迷走N
K+ 缺氧 H+
(一定范围内)
(一定范围内)
能力
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
(异长自身调节)
比较 抽象与概括
2022/3/16
9
动脉血压 - 形成及影响因素
前提:血管充盈(度)= 循环血量/血管容积
基本因素:
重要条件:大动脉弹性-缓冲收缩压 维持舒张压
动力-心输出量
阻力-外周阻力∝
搏出量(△收>△舒) 心率(△舒>△收)
血液粘滞性 / 血管口径4
BP∝QR
R (△舒>△收)
Q
(BP)
→ 脉搏压↑ (T4维持脉搏压)
具体化与系统化 抽象与概括
2022/3/16
10
动脉血压(势能)形成示意
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血管充盈
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大动脉弹性
具体化与系统化 抽象与概括
(舒张期=第二心脏)
2022/3/16
11
收缩压
舒张压
※动力-心脏射血
阻力-外周阻力
动力-大动脉弹性回缩力
※阻力-外周阻力
搏出量→△收缩压>△舒张压
外周阻力→△舒张压>△收缩压
心率→△舒张压>△收缩压
2022/3/16
12
动脉脉搏-组成及形成
降支后段←舒张期
降中峡
↑
舒张开始
降中波
降支前段←减慢射血期
快速射血期→升支
2022/3/16
13
微动脉-总闸门;微静脉-后闸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
微循环:
直捷通路-保证回心血量;
迂回(营养)通路-真毛细血管交替开放;
动-静脉短路-参与体温调节;
全身性缩血管物质-E NE AⅡ VP…
局部代谢产物(舒)- CO2 腺苷 …
适应代谢水平
2022/3/16
14
直捷通路
迂回(营养)通路
动-静脉短路
微动脉
微静脉
微循环示意
2022/3/16
15
大中静脉-容量血管
静脉回流压 = 外周静脉压 - 中心静脉压
骨骼肌收缩
重力 体位
心缩力
呼吸运动
腔静脉 右心房
4-12cmH2O
2022/3/16
16
血管的调节
交感缩血管神经
肾上腺髓质-E NE
R-A-A-S
VP
缩血管:
舒血管: 代谢产物 NO(内皮舒张因子)
冠状血管-腺苷;
脑血管- CO2 ;
缺氧-肺血管收缩;
2022/3/16
17
NO-内皮舒张因子
物理
化学-gCa2+↑→ Ca2++CaM→ NO合酶 (←辣椒素激活)
生物 NADP↓
(坚果→)精氨酸→瓜氨酸+NO
+
+
← PKG ← cGMP ← GC(胞浆中)
NO-舒血管:
缩血管中枢↓
交感末梢NE ↓
介导末梢舒血管
+
自由扩散
2022/3/16
18
动脉血压的调节-保证器官血供
降压反射-双向调节稳定血压
升压反射-应激(急)时保证器官血 氧供应
局部血量调节-与代谢水平相适应
脑 肾血流-自身调节(一定的血压范围)
心脏冠状血流量-舒张压高低 舒张期长短
(调节-腺苷)
肺血流-和呼吸配合
2022/3/1